就Strip、Circle、Tether相繼推出專屬鏈,談兩個觀點:
1)對以太坊 layer2的影響:
layer2們一致在努力如何更安全地繼承主網安全性,卻忽略了一個事實,Strip、Circle、Tether等真正能給L2s帶來Mass Adoption發展契機的大客戶核心需求其實並非去中心化安全,而是從鑄幣到結算的全棧控制權。
而且,Sequencer收入、MEV、Gas費這些真金白銀能自己全裝入口袋的商業利益,沒有道理再分L2一杯羹的道理。更關鍵的是,當監管問詢或者需要緊急處理的“合規”問題時,做專屬鏈顯然能更快速、高效滿足TradFi的風控要求。
所以這事對以太坊layer2戰略絕對又是一次打擊,L2本來指望通過穩定幣和RWA資產引入真實用戶和交易量,結果這些資產發行方直接繞過了它們。而且諷刺的是,似乎L2在技術上越“正統”,在商業上就越沒吸引力,因爲這些技術創新看似解決了以太坊社區關心的問題,但並非穩定幣發行方的痛點;
2)對以太坊主網的影響:
對以太坊主網的影響取決於從什麼視角,在我看來,穩定幣巨擘們搞專屬鏈其實是在做高效的支付結算層,而這恰恰坐實了以太坊全球金融結算層的地位。 這些專用鏈確實能優化點對點支付的吞吐量和延遲,但它們缺乏真正的可交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當涉及跨資產的復雜金融操作時,所需要的原子性和可組合性,只有在以太坊的統一狀態機中才能實現。
關鍵是,DeFi衍生品市場的創新依賴於無許可的流動性聚合。比如,Uniswap V4的Hook機制、Aave的跨池風險管理、GMX的合成資產模型等等都需要訪問多源頭流動性,這在封閉的穩定幣鏈上顯然無法產生協同效應,自然也發揮不出無需可DeFi基礎設施的創新魅力。
因此,以太坊最終會扮演雙重角色:既是這些專屬鏈之間的中立結算層(類似SWIFT的清算功能),又是DeFi創新的基礎層(提供復雜金融產品的可組合性)。
4k 熱度
134k 熱度
149 熱度
18k 熱度
Strip、Circle、Tether相繼推出專屬鏈,對以太坊及L2有何影響?
就Strip、Circle、Tether相繼推出專屬鏈,談兩個觀點:
1)對以太坊 layer2的影響:
layer2們一致在努力如何更安全地繼承主網安全性,卻忽略了一個事實,Strip、Circle、Tether等真正能給L2s帶來Mass Adoption發展契機的大客戶核心需求其實並非去中心化安全,而是從鑄幣到結算的全棧控制權。
而且,Sequencer收入、MEV、Gas費這些真金白銀能自己全裝入口袋的商業利益,沒有道理再分L2一杯羹的道理。更關鍵的是,當監管問詢或者需要緊急處理的“合規”問題時,做專屬鏈顯然能更快速、高效滿足TradFi的風控要求。
所以這事對以太坊layer2戰略絕對又是一次打擊,L2本來指望通過穩定幣和RWA資產引入真實用戶和交易量,結果這些資產發行方直接繞過了它們。而且諷刺的是,似乎L2在技術上越“正統”,在商業上就越沒吸引力,因爲這些技術創新看似解決了以太坊社區關心的問題,但並非穩定幣發行方的痛點;
2)對以太坊主網的影響:
對以太坊主網的影響取決於從什麼視角,在我看來,穩定幣巨擘們搞專屬鏈其實是在做高效的支付結算層,而這恰恰坐實了以太坊全球金融結算層的地位。 這些專用鏈確實能優化點對點支付的吞吐量和延遲,但它們缺乏真正的可交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當涉及跨資產的復雜金融操作時,所需要的原子性和可組合性,只有在以太坊的統一狀態機中才能實現。
關鍵是,DeFi衍生品市場的創新依賴於無許可的流動性聚合。比如,Uniswap V4的Hook機制、Aave的跨池風險管理、GMX的合成資產模型等等都需要訪問多源頭流動性,這在封閉的穩定幣鏈上顯然無法產生協同效應,自然也發揮不出無需可DeFi基礎設施的創新魅力。
因此,以太坊最終會扮演雙重角色:既是這些專屬鏈之間的中立結算層(類似SWIFT的清算功能),又是DeFi創新的基礎層(提供復雜金融產品的可組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