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穩定幣的信用卡時刻:華爾街、科技巨頭和銀行都在下注
作者:CNBC, MacKenzie Sigalos; Jordan Smith; Talia Kaplan
原標題:What’s driving Wall Street stablecoin interest? Trillions up for grabs in the future and banks getting ready for it
編譯及整理:BitpushNews
盡管本週市場短暫回調,加密概念股整體走弱,但穩定幣賽道卻依然熾熱。剛上市不久的Circle(CRCL)再度走強,周四股價漲近8%,自月初在紐交所亮相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600%。而這一輪穩定幣熱潮的背後,華爾街的集體“下注”正悄然展開。
華爾街瞄準的,不止是幣,而是“下一代支付基礎設施”
近日,被Stripe以11億美元收購的加密支付基礎設施公司Bridge成爲焦點。這家初創公司的CEO兼聯合創始人Zach Abrams在接受CNBC《Crypto World》採訪時指出:“穩定幣將是幾十年來全球資金流動方式最大的一次變革,它就像信用卡當年的那一刻。”
他認爲,穩定幣不只是一個新金融工具,更是一種全新的資金轉移平台。信用卡創造了數萬億美元的支付市場,而穩定幣也可能復制這條路徑,甚至做得更大。
穩定幣的使用場景,正在從Crypto走向現實世界
這一判斷並非紙上談兵。Abrams透露,目前包括SpaceX、ScaleAI、Remote.com等科技巨頭,已經在大規模使用Bridge提供的穩定幣服務:
Abrams指出,這種“穩定幣跨境橋接”的場景遠比人們想象中更廣闊,也更具現實需求。
傳統金融的入局:Fiserv 和 Mastercard的信號
本週早些時候,支付巨頭Fiserv正式推出穩定幣產品,Mastercard也立即將其接入自家支付網絡。Abrams表示:“隨着監管逐漸明晰,傳統金融機構勢必會加快布局。”
目前穩定幣市場規模約爲4000億美元,主要由Tether和Circle主導。而Abrams預測,未來將增長至幾萬億美元,傳統金融機構若想分一杯羹,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這個市場最終不可能只靠幾家Crypto公司支撐,要達到萬億規模,傳統銀行必須參與其中的大比例流轉和結算角色。”
華爾街的“代幣化熱情”仍在繼續
不僅是穩定幣,華爾街對“資產代幣化”的興趣也在持續升溫。紐約初創平台Republic本週宣布,將允許用戶以最低50美元購買代表SpaceX、OpenAI、Anthropic等私營科技公司的代幣化股權。這一門檻遠低於傳統私募市場動輒上萬美元的投資門檻。
Ripple風波未平,監管仍在演進
與此同時,穩定幣監管仍在不斷推進與博弈中。周四,Ripple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的5000萬美元和解請求被聯邦法官駁回,理由是雙方無權單方面決定和解方案。
Ripple關聯代幣XRP當日下跌超2%。Ripple首席法務官Stu Alderoty在X平台上公布了公司的後續應對選項。
此外,《Crypto World》還披露,特朗普政府正醞釀允許購房者在申請聯邦住房貸款時計入加密資產,此舉或將進一步推動加密資產與現實金融體系的融合。
寫在最後:
從被視爲“幣圈工具”到逐步走進主流支付與金融體系,穩定幣正在經歷它的“信用卡時刻”。而一場圍繞全球資金流動規則重塑的競賽,才剛剛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