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Anoma 不是「一條鏈」,而是一個「再設計經濟協議與交換邏輯」的系統。
Anoma 想推翻的是這套邏輯 —— 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而是「去中心化協議撮合(intent-centric)」。
Anoma 的核心概念是「Intent」協議(意圖驅動模型)
在以太坊,你要做交易,必須指定:
我要從哪個帳號
↓
↓
↓
價格是多少
這叫「明確交易」模型。
⸻我是分隔線⸻
但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更多時候是「我想要買 XX,有沒有人要賣?」
這種模糊且條件彈性的表達方式,才是人類日常互動的常態。
Anoma 就是把這套「表達意圖 → 匹配需求 → 協商結果」搬上鏈上,用 Intent ≠ Transaction 的新架構,重新定義怎麼促成交易。
與當前鏈上生態的區別?
✅ 現有公鏈
用戶構造 transaction → 送進 mempool → 按 gas 排序 → 礦工打包
適合 swap、transfer,但不適合複雜條件的配對(例如:我想用 A 換 B,只要 ETH 價格在 X 以下)
✅ Anoma
用戶提出 Intent:「我想用 A 換 B,但只有在某個條件下」
系統可透過多方匹配、自動仲介,實現多資產、多條件、多方協議撮合
結果是:你根本不需要知道誰是你的對手方,交易就能在滿足條件下完成
⸻我是分隔線⸻
技術堆疊簡單列一下
Intent Gossip Layer:P2P Intent 廣播網路(代替 mempool)
Zexe / Namada 隱私模組:可加密的意圖、不洩漏你在幹嘛
Taiga Solver Engine:用來匹配 Intent 的“求解器”引擎
Ferveo 共識機制:基於 Proof-of-Stake,但支援更高階的 Intent 撮合
Anoma VM:支援靈活條件的「Intent App」,不是傳統智能合約
舉幾個應用場景大家就懂了
你想拿你手上的 $PEPE 換成某個私募項目的代幣,但只有在 ETH 價格低於 $2,000 才願意換→ 現在根本沒地方做
但在 Anoma 這種 Intent 可以被留在網路中,一旦滿足條件自動撮合完成
那為什麼這東西很重要?
鏈上目前的 swap 模型過於死板,對長尾資產和複雜條件幾乎無法處理
鏈與鏈之間的交換邏輯終於能重構
Anoma 可以做到任意鏈 × 任意資產 × 任意條件的 Intent 撮合
它不是跨鏈橋,而是 共識重構:多鏈共用一層 Intent 表達 + 求解邏輯
對 DAO、DePIN、RWAs 的潛力巨大:
現實資產條件複雜、撮合難度高,Anoma 這套架構就是為這種世界設計的
大多數鏈是「讓你完成交易的地方」
而 Anoma 是「讓你表達交易願望、等待滿足條件、再完成交易的地方」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
⸻我是分隔線⸻
它不只是 Layer1,而是 Layer Intent
Anoma 不是打擊以太坊,而是讓萬物都能成為流動性參與者
它也不是想炒幣,而是開啟下一階段金融協議的語言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