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存儲的進化:從FIL到Shelby的技術變革與應用前景

去中心化存儲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

去中心化存儲曾是區塊鏈行業的熱門賽道之一,FIL和Arweave作爲代表項目一度市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然而,隨着冷數據存儲的局限性被揭示,永久存儲的必要性受到質疑,這一敘事的可行性面臨挑戰。近期Walrus和Shelby的出現爲沉寂已久的存儲領域帶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熱數據存儲方面展現出新的可能性。本文將從FIL、Arweave、Walrus和Shelby四個項目的發展路線出發,分析去中心化存儲敘事的變遷歷程,探討其普及前景。

從FIL、Arweave到Walrus、Shelby:去中心化存儲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FIL:存儲表象下的挖礦本質

FIL作爲早期崛起的區塊鏈項目之一,其發展方向圍繞去中心化展開。它將存儲與去中心化結合,試圖解決對中心化數據存儲服務商的信任問題。然而,爲實現去中心化而做出的某些妥協,成爲了後來項目試圖解決的痛點。

FIL:架構去中心化,但受限於傳輸瓶頸

FIL(星際文件系統)旨在通過內容尋址顛覆傳統HTTP協議,但其最大弊端是獲取速度極慢。在傳統數據服務毫秒級響應的時代,FIL獲取文件仍需十幾秒,難以在實際應用中推廣。FIL主要適用於"冷數據",在處理熱數據方面並無明顯優勢。

盡管FIL自身並非區塊鏈,但其採用的有向無環圖(DAG)設計與許多公鏈及Web3協議高度契合,使其適合作爲區塊鏈的底層構建框架。

存儲外衣下的礦幣邏輯

FIL的代幣經濟模型包括用戶、存儲礦工和檢索礦工三個角色。然而,這種模型存在潛在的作惡空間,存儲礦工可能填充垃圾數據以獲取獎勵。FIL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礦工對代幣經濟的持續投入,而非基於終端用戶對分布式存儲的真實需求。

Arweave:成於長期主義,敗於長期主義

Arweave的目標是爲數據提供永久性存儲能力。它不試圖構建分布式計算平台,而是圍繞"重要數據應該被一次性存儲並永遠留存"這一核心假設展開。這種極端的長期主義使Arweave在機制、激勵模型、硬件需求和敘事角度上都與FIL大不相同。

Arweave以比特幣爲學習對象,致力於在長週期內不斷優化永久存儲網路。它不關注市場營銷和競爭對手,只專注於迭代網路架構。這種長期主義使Arweave在上個牛市受到追捧,也讓它有可能撐過幾輪牛熊。然而,永久存儲的價值仍需時間驗證。

1.5-2.9版本升級回顧

Arweave經歷了多次升級,從1.5版本開始到2.9版本,主要目標是讓更多礦工以最小成本參與網路,並激勵礦工最大限度地存儲數據。主要升級包括:

  • 1.7版本引入RandomX算法,限制專業化算力使用
  • 2.0版本採用SPoA,引入格式2交易減少同步負擔
  • 2.4版本推出SPoRA機制,引入全局索引與慢哈希隨機訪問
  • 2.6版本引入哈希鏈控制出塊節奏,平衡高性能設備的邊際效益
  • 2.7版本增加協作式挖礦與礦池機制
  • 2.8版本推出復合打包機制
  • 2.9版本引入新型打包流程,提升效率並降低計算依賴

這些升級顯示了Arweave以存儲爲導向的長期策略,在抵抗算力集中趨勢的同時,持續降低參與門檻。

Walrus:熱數據存儲的新嘗試

Walrus的設計思路與FIL和Arweave完全不同,它的出發點是優化存儲開銷的熱數據存儲協議。

魔改糾刪碼:成本創新還是新瓶裝舊酒?

Walrus認爲FIL與Arweave的存儲開銷不合理,後兩者採用完全復制架構,雖然具備較強的容錯能力與節點獨立性,但存儲成本高昂。Walrus試圖在數據可得性與成本效率之間尋找平衡。

Walrus自創的Redstuff技術源於Reed-Solomon(RS)編碼,是一種針對去中心化場景重新設計的輕量級冗餘與恢復協議。相較傳統糾刪碼,RedStuff不追求嚴格的數學一致性,而是針對數據分布、存儲驗證和計算成本進行了權衡。

RedStuff的核心是將數據拆分爲主切片和次切片:主切片用於恢復原始數據,次切片通過簡單運算生成,提供彈性容錯。這種結構降低了對數據一致性的要求,但也弱化了數據即時可用性與完整性保障。

雖然RedStuff實現了低算力、低帶寬環境下的有效存儲,但本質上仍屬於糾刪碼系統的變體。它在工程側進行了組合優化,而非基礎算法層面的顛覆。

Sui與Walrus:高性能公鏈能帶動存儲實用化嗎?

Walrus的目標場景是存儲大型二進制文件(Blobs),主要指NFT、社交媒體內容中的圖像與視頻等。它的核心定位是服務NFT等內容資產的熱存儲系統,強調動態調用、實時更新與版本管理能力。

Walrus依賴Sui的高性能鏈能力構建高速數據檢索網路,以降低運營成本。據官方數據,Walrus的存儲成本約爲傳統雲服務的五分之一,雖比FIL與Arweave昂貴數十倍,但其目標是構建可用於真實業務場景的去中心化熱存儲系統。

Sui目前可能並不迫切需要鏈下存儲支持,但如果未來希望承載AI應用、內容資產化、可組合Agent等復雜場景,存儲層將在提供語境、上下文與索引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Shelby:專用光纖網路釋放Web3應用場景

Shelby試圖從根源解決Web3應用面臨的"讀性能"瓶頸問題。它的主要創新包括:

  1. Paid Reads機制:通過按讀取量付費的模型,將用戶體驗與服務節點收入直接掛鉤。

  2. 專用光纖網路:爲Web3熱數據的即時讀取構建高性能、低擁塞、物理隔離的傳輸骨幹,顯著降低跨節點通信延遲,確保傳輸帶寬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

  3. Efficient Coding Scheme:採用Clay Codes構建的編碼結構,實現低至<2x的存儲冗餘,同時保持高持久性和可用性。

這些創新使Shelby成爲首個有能力承載Web2級別使用體驗的去中心化熱存儲協議。它不僅打破了去中心化與性能之間的天然對立,也爲Web3應用在高頻讀取、高帶寬調度、低成本邊緣訪問等方面打開了真實落地的可能性。

總結

去中心化存儲的敘事已從"存在即合理"的技術烏托邦,逐步走向"可用即正義"的現實主義路線。Shelby的出現爲行業開闢了一條"性能不妥協"的可能路徑,打破了"要麼抗審查,要麼好用"的二元悖論。

去中心化存儲的普及之路,將走向"可用、可集成、可持續"的應用驅動階段。誰能率先解決用戶真實痛點,誰就能重塑下一輪基礎設施敘事的格局。Shelby的突破,也許標志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更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從FIL、Arweave到Walrus、Shelby:去中心化存儲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StakeOrRegretvip
· 1小時前
还是那个老思路 炒概念割韭菜
回復0
GateUser-341b1852vip
· 5小時前
儿啊!吹了十年,继续吹儿啊!要真是小学毕业,拿出证来让人们看看,丢脸丢大了,你怎么不去死。
回復0
九八一vip
· 12小時前
用实际行动说话,不然白扯
回復0
薛定谔的FOMOvip
· 12小時前
早期ipfs真亏成狗了 现在还能翻身?
回復0
终于从矿工变农民vip
· 12小時前
挖矿没挖够现在改坑存储了!
回復0
FlashLoanLarryvip
· 12小時前
在21年时就说过……热存储才是真正的阿尔法,而不是这些冷存储的胡扯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