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比特幣作爲交易媒介的價值遠超價值存儲功能
比特幣的真正價值在於流通,而非囤積
邁克爾·塞勒,你似乎被迫意識到所有價值存儲資產都存在缺陷,這促使你專注於唯一看似完美的資產。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你對交易媒介的重要性視而不見。從不同角度審視房地產市場,你會發現它既龐大又令人擔憂。但如果你面臨保持數十億美元購買力的壓力,房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你對價值存儲的癡迷可能忽視了比特幣最關鍵的特性:作爲交易媒介。盡管當前金融體系傾向於將貨幣功能分離,但這並不意味着應該如此。將比特幣定位爲交易媒介可能會引發爭議,但如果各方能夠接納而非對抗這一理念,將會帶來更多益處。僅僅將比特幣視爲存儲價值的工具,反而可能限制其潛力,使其淪爲數字黃金2.0。
價值存儲離不開交易媒介這一基礎。首先是交易,然後才能存儲比特幣。想象一下,如果你宣布丟失了比特幣私鑰——雖然理論上仍能"完美存儲",但沒有了交易功能,市場會迅速抹去其名義價值。比特幣的價值正是源於其流動性和作爲交易媒介的能力。
就像氧氣罐對生存至關重要,但呼吸更爲根本一樣,交易能力是價值存儲的基礎。沒有交易能力,價值存儲就失去了意義。你在阿根廷的經歷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當你的百萬美元資產貶值90%時,你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你努力保值,不是因爲缺乏預見,而是因爲無法有效地使用它作爲交易媒介。確實,劣質的價值存儲會損害交易媒介的功能,但爲什麼後者更重要?因爲交易能力是應對變化的關鍵。
目前,許多接觸過比特幣的人都熟悉你推廣的那張資產對比圖表。你聲稱沒有比9000萬億美元的純淨價值存儲更好的概念,但緊接着又稱比特幣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之一,全天候運行。這裏的矛盾在於,高流動性恰恰體現了其作爲交易媒介的特性。
讓我們深入分析一下這個圖表,從房地產市場開始。它的總價值高達330萬億美元,但作爲交易媒介卻表現不佳,年交易額僅1.3萬億美元。繁瑣的法規和稅收使得房產交易更加困難。盡管如此,由於其作爲價值存儲的優勢超過100倍,富豪們對其青睞有加,逐漸主導市場,擠壓了年輕一代的機會。
房產的價值不僅來自於自身,還源於其與週邊基礎設施的聯繫。修建道路、增加商業設施、接入電網等都會提升房產價值。這些網路效應爲能源流入創造了機會,進而轉化爲經濟價值。然而,對於億萬富豪來說,他們可能更注重隱私,不希望在住所周圍建立大型網路。雖然這可能導致房產貶值,但目標轉向了提高他人接觸的成本,從而降低風險。
債券市場的情況如何?作爲價值存儲工具,債券市場規模達300萬億美元,年交易額140萬億美元,新發行債券25萬億美元。這意味着其作爲交易媒介的價值每年約佔總價值的50%。從這個角度看,它比房地產更適合作爲交易媒介,但數據仍然表明人們主要將其視爲價值存儲工具。
再看股票市場。總價值115萬億美元,交易額約175萬億美元。這表明股票作爲交易媒介的功能甚至超過了其價值存儲的作用。以你熟悉的MicroStrategy股票爲例,去年它儲存了多少價值,又通過它交易了多少價值?
藝術品市場的年度交易量相對較小,而汽車和收藏品市場每年的交易量接近4萬億美元。這突顯出它們主要被視爲價值存儲工具,同時也反映出房地產市場作爲交易媒介的表現甚至不如汽車市場。
黃金愛好者常常熱衷於宣揚黃金5000多年的歷史,稱其爲終極價值存儲工具。然而,它僅佔價值存儲市場的1.78%。這表明,一旦失去交易媒介的角色,黃金很容易被操縱。黃金總價值16萬億美元,而其支持者聲稱它可以存儲120萬億美元的價值。然而,市場似乎並不認同,認爲有缺陷的法定貨幣比黃金更有價值。那麼,黃金是否是更好的交易媒介?它每年的交易額爲54萬億美元,在衍生品的推動下,其交易媒介使用量是價值存儲角色的3.5倍。
貨幣在資產價值存儲方面可能不佔主導地位,但它無疑是最重要的交易媒介。其他價值存儲資產在這方面難以與之匹敵。如果美元(作爲主要貨幣)成爲純粹的價值存儲工具,將會嚴重損害美元網路,隨着非美國資產網路的崛起以滿足需求,非美國資產的價值將上升。長期來看,他們的價值存儲資產將增值,而美元資產將大幅貶值。
全球貨幣總量約爲120萬億美元,但主要央行的交易量卻遠遠超過這一數字:联准会Fedwire約1182萬億美元,歐洲TARGET2約765萬億美元,英國CHAPS約145萬億美元,其他(部分)約500萬億美元(由於數據不完整而保守估計)。因此,雖然價值存儲是120萬億美元,但這些網路的交易媒介效用是其20多倍,約爲2.5萬億美元。如果將20億無銀行帳戶的人納入考慮,交易媒介的價值會有多大?這將引發多少交易?如果微交易成爲可能,情況又會如何?
比特幣在這個格局中處於什麼位置?主流觀點傾向於鼓勵持有者永不出售,將比特幣定位爲價值存儲工具。然而,市場卻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2024年,比特幣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而其區塊鏈上交易的價值達到3.4萬億美元。考慮到閃電網絡(盡管其確切數據難以獲取),總額可能接近4萬億美元。這表明,比特幣作爲交易媒介的作用是其價值存儲功能的兩倍。如果長期存在的"永遠持有"宣傳開始消退,會發生什麼?
由於法定貨幣的缺陷,債券和股票成爲了僞裝成貨幣的金融"工具"。這創造了一個市場,阻礙了大多數人保護自己的財富,進一步分離了貨幣的價值存儲功能。但這些工具的包容性如何?它們是否只是從法定交易媒介中抽取價值,將其引導到特權階層、富豪和其他需要囤積的人手中?
全球範圍內,僅有10-20%的人能接觸到債券,主要是通過養老金或投資基金間接持有,而非直接持有。對於股票,這一比例是15-25%。這意味着高達80%的人類無法使用這些工具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使他們容易受到剝削。將價值存儲與交易媒介分離會形成一種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動態關係。這放大了"坎蒂隆效應":那些能夠發行交易媒介的人購買了價值存儲資產,邊緣化了80%或更多的人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削弱了整個系統,擴大了貧富差距。印鈔越多,貨幣的價值存儲功能就越弱。
系統中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費用。通過銀行系統發送美元需要付費,這是一項服務,但當你想從交易媒介轉換爲價值存儲工具時,費用會更高。這在整個系統中造成了巨大的摩擦,導致窮人無法有效存儲他們的價值。此時,交易媒介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提取媒介,而非真正的交易工具。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在法定系統中,價值存儲的概念更具吸引力。
比特幣不同於任何其他僞裝成貨幣的東西;它是第一種不會像融化的冰塊一樣貶值且不具歧視性的人造貨幣。它屬於選擇它的人。由於沒有發行機制,沒有人想用它換取"更好"的價值存儲工具——因爲沒有更好的選擇。即使是沒有比特幣的人也可以用它來塑造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不再追逐金錢來存儲某種東西,而是在比特幣的基礎上構建能豐富生活的事物。
最關鍵的不是存儲價值,而是轉移價值。但要轉移價值,你首先需要存儲一些。同樣,要存儲價值,就需要有人先向你轉移一些。這就是爲什麼富人更喜歡不會像融化的冰塊一樣流失的資產。與此同時,那些剛開始職業生涯的人更注重獲得價值,而不是存儲他們還沒有的東西。
爲什麼價值存儲的概念如此受關注?一個原因可能是它所需的努力較少。有了價值存儲,你只需購買和持有——不需要做額外的工作來改善生活。而作爲交易媒介,你必須努力增加存款,說服他人用比特幣支付你的商品或服務。另一個因素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法定貨幣投資組合仍然超過比特幣投資。只有當比特幣超過他們的法定貨幣持有量時,他們才會考慮用它來改善生活。對於世界上大部分缺乏存款或資產的人來說,這種轉變並不困難。這或許可以解釋爲什麼當前系統拒絕讓他們退出,而是通過提供比特幣托管來推動依賴——用一種依賴替換另一種。
囤積也與對更多交易媒介的需求有關。你強烈支持囤積,但如果比特幣不用於接觸更多人,你就是在阻礙它的發展。與你不同,美國明白,要使美元成爲世界儲備貨幣,他們必須廣泛分發它以鎖定網路效應。他們認爲網路是囤積的關鍵,而且由於印刷和共享帳單的成本很低,這很容易實現。對於比特幣,其絕對稀缺性要求平衡分發和存儲的數量。不過,這並不意味着你不應該花費任何比特幣。
體內儲存脂肪的比喻確實強調了長期生存的重要性。然而,它忽視了在儲存脂肪之前需要穩定的食物攝入來維持生命這一事實。沒有收入,就沒有什麼可儲存的——所以交易是首要的。然而,對於不擔心挨餓的人來說,重點可能轉移到儲存食物以防止浪費。我反復強調這一點,是爲了指出你對價值存儲的偏見,這可能會扭曲你的判斷並誤導他人。
在我的比特幣之旅中,我確信了一點:追逐金錢會腐蝕人心。比特幣改變了這一點——它阻止你無休止地追求金錢,讓你用它過上你想要的生活。當你擁有了足夠多你想要的東西時會發生什麼?然後呢?有了比特幣,這完全可能實現,每個比特幣用戶都應該準備好應對這種情況的答案。然而,追逐金錢是一個無法填滿的無底洞。正如聖經所說,貪財是萬惡之源。我同意這一觀點,但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機制是什麼?將追逐金錢作爲首要任務,讓其他事情變得次要,這就是一種機制。
你並非在建立比特幣標準——你只是在堆積一副牌。就像過去的黃金一樣,這次你是從個人和機構手中囤積比特幣,進一步鞏固法定標準。塞勒,你並非像一些人認爲的那樣在攻擊美元——你是在通過提升你的股票和它的生態系統來支持它。相反,你投機性地打擊了那些資助你購買比特幣的人。你不僅傷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