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80年路:從狂熱到冷靜的啓示錄

robot
摘要生成中

AI發展80年的啓示與教訓

近日,人工智能領域迎來了一個重要裏程碑:某知名芯片公司成爲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AI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盡管預測AI的未來並非易事,但回顧其8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

AI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3年12月,當時兩位學者發表了一篇關於理想化神經元網路的論文。雖然該論文的假設後來未能通過實證檢驗,但它卻爲日後被稱爲"深度學習"的AI分支奠定了基礎。這一事實提醒我們,要警惕將工程學與科學、科學與推測混爲一談,以及過分相信充滿數學符號的論文。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抵制"人類能夠創造出像自己一樣的機器"這種錯覺。

在過去80年裏,AI領域經歷了多次起起落落。20世紀50年代末,一些AI先驅曾信心滿滿地預言,具有普通人智力水平的機器很快就會出現。這種對通用AI即將問世的預期甚至影響了政府的開支和政策。然而,事實證明這些預測過於樂觀。這告訴我們,面對新事物時應保持審慎態度,仔細評估它們與之前關於機器智能的預測有何不同。

AI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常見誤區是"第一步謬論"。人們往往認爲,只要機器能完成一項此前被認爲無法完成的任務,即使表現很差,也只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發展就能達到完美。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簡單。從無法做某事到做得不好,通常比從做得不好到做得很好的距離要短得多。

20世紀80年代,專家系統曾一度風靡一時,但到90年代初就迅速衰落。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即使某項技術獲得了初步成功和廣泛採用,也不意味着它必然能發展成爲一個持久的新產業。泡沫總是會破裂的。

長期以來,符號主義AI和聯結主義兩種方法一直在爭奪學界和投資者的青睞。然而,過於偏執地追隨單一方法可能會限制AI的整體發展。我們不應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最後,盡管某家芯片公司在AI浪潮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保持警惕仍然很重要。AI的發展歷程充滿起伏,未來也必然如此。只有汲取過去80年的經驗教訓,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挑戰,推動AI技術持續健康發展。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MidsommarWalletvip
· 07-26 10:37
炒过了 稳着点啊
回復0
Crypto笑话王vip
· 07-24 05:52
泡沫它不香吗 先涨了再说
回復0
LiquidityNinjavip
· 07-24 05:50
又一轮泡沫要来了
回復0
链上资深吃瓜群众vip
· 07-24 05:41
每一轮牛市割一波韭菜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