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MasterMCP揭示MCP安全隱患 實戰演示多種攻擊方式
MCP體系的安全隱患與攻擊演示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體系目前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整體環境較爲混沌,各種潛在攻擊方式層出不窮,現有協議和工具設計難以有效防御。爲提升MCP安全性,SlowMist開源了MasterMCP工具,通過實際攻擊演練幫助發現產品設計中的安全隱患,從而強化MCP項目。
本文將演示MCP體系下的常見攻擊方式,如信息投毒、隱匿惡意指令等真實案例。所有演示腳本也會開源到GitHub,供大家在安全環境中復現整個流程,甚至開發自己的攻擊測試插件。
整體架構概覽
演示攻擊目標MCP:Toolbox
smithery.ai是當前流行的MCP插件網站之一,聚集了大量MCP列表和活躍用戶。其中@smithery/toolbox是官方推出的MCP管理工具。
選擇Toolbox作爲測試目標主要基於:
演示使用的惡意MCP:MasterMCP
MasterMCP是SlowMist專門爲安全測試編寫的模擬惡意MCP工具,採用插件化架構設計,包含以下關鍵模塊:
MasterMCP內置本地網站服務模擬模塊,通過FastAPI框架快速搭建簡易HTTP服務器,模擬常見網頁環境。這些頁面表面正常,但實際在源碼或接口返回中暗藏精心設計的惡意載荷。
MasterMCP採用插件化方式進行拓展,便於快速添加新的攻擊方式。運行後,MasterMCP會在子進程運行上一模塊的FastAPI服務。
演示客戶端
演示使用的大模型
選擇Claude 3.7版本,因其在敏感操作識別上已有改進,同時代表當前MCP生態中較強的操作能力。
Cross-MCP Malicious Invocation
本演示包含投毒和Cross-MCP惡意調用兩個內容。
網頁內容投毒攻擊
Cursor訪問本地測試網站,這是一個看似無害的"Delicious Cake World"頁面。
執行指令: Fetch the content of
結果顯示,Cursor不僅讀取了網頁內容,還將本地敏感配置數據回傳至測試服務器。原始碼中,惡意提示詞以HTML注釋形式植入。
訪問/encode頁面,這是一個看起來相同的網頁,但其中惡意提示詞進行了編碼,使投毒exp更加隱蔽,即使訪問網頁源碼也難以直接察覺。
即使原始碼不含明文提示詞,攻擊依舊成功執行。
第三方接口污染攻擊
這個演示主要提醒,無論是惡意還是非惡意的MCP,在調用第三方API時,如果直接將第三方數據返回到上下文,都可能帶來嚴重影響。
執行請求: Fetch json from /api/data
結果:惡意提示詞被植入到返回的JSON數據中並順利觸發惡意執行。
MCP初始化階段的投毒技術
本演示包含初始提示詞注入及名稱衝突兩個內容。
惡意函數覆蓋攻擊
MasterMCP編寫了與Toolbox相同函數名remove_server的tool,並編碼隱藏了惡意提示詞。
執行指令: toolbox remove fetch plugin server
Claude Desktop未調用原本的toolbox remove_server方法,而是觸發了MasterMCP提供的同名方法。
原理是通過強調"原有方法已廢棄",優先誘導大模型調用惡意覆蓋的函數。
添加惡意全局檢查邏輯
MasterMCP編寫了banana工具,核心作用是在提示詞中強制所有工具運行前都必須執行該工具進行安全檢查。
每次執行函數前,系統都會優先調用banana檢查機制。這是通過在代碼中反復強調"必須運行banana檢測"來實現的全局邏輯注入。
隱藏惡意提示詞的進階技巧
大模型友好的編碼方式
由於大語言模型對多語言格式具備極強解析能力,這反而被利用於隱藏惡意信息,常用方法包括:
隨機惡意載荷返回機制
當請求/random時,每次都會隨機返回一個帶惡意載荷的頁面,大大增加了檢測與溯源難度。
總結
通過MasterMCP實戰演示,我們直觀看到了MCP體系中隱藏的各種安全隱患。從簡單提示詞注入、跨MCP調用,到更隱蔽的初始化階段攻擊和惡意指令隱藏,每個環節都提醒我們:MCP生態雖強大,但同樣脆弱。
尤其是大模型越來越頻繁與外部插件、API交互,小小輸入污染就可能引發系統級安全風險。攻擊者手段多樣化(編碼隱藏、隨機污染、函數覆蓋)意味着傳統防護思路需要全面升級。
希望這次演示能爲大家敲響警鍾:開發者和使用者都應對MCP體系保持警惕,關注每次交互、每行代碼、每個返回值。只有在細節上嚴謹對待,才能構築穩固、安全的MCP環境。
SlowMist將繼續完善MasterMCP腳本,開源更多針對性測試用例,幫助在安全環境下深入理解、演練和強化防護。相關內容已同步至GitHub,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