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重構全球資金流動:從三明治架構到鏈上金融

解析穩定幣"三明治"模式:重構全球資金流動

穩定幣作爲數字貨幣領域的重要工具,展現了區塊鏈爲傳統金融支付體系帶來的革新。過去一年,穩定幣總市值增長超過50%,目前已突破2500億美元,支撐着全球數萬億美元的高效支付。

業內人士深諳穩定幣的價值:它們充分體現了區塊鏈"即時轉移資金與價值"的核心優勢,爲構建鏈上商業生態提供了可能。然而,支付遠不止於簡單的點對點轉帳,真正的企業級應用場景要復雜得多。

目前,面向企業的穩定幣應用多採用"穩定幣三明治"架構:即用區塊鏈替代傳統支付通道的橫向價值/資金傳輸,而上下兩端仍依賴傳統金融體系。這種設計雖有明顯改進,但也限制了區塊鏈優勢的全面發揮。

本文將從全球資金轉移視角,探討穩定幣如何應用於跨境支付:

  1. 分析現有全球跨境支付體系;
  2. 剖析穩定幣三明治架構在資金管理、B2B支付及卡網路結算中的具體改進;
  3. 探討如何突破穩定幣三明治兩端的局限,讓區塊鏈價值貫穿全程。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穩定幣支付背景

B2B企業支付是穩定幣最引人注目的應用之一。近期數據顯示,去年月均B2B企業支付額從7.7億美元增至30億美元。某支付平台報告稱,穩定幣佔其交易量近半,49%的客戶積極使用穩定幣支付。

頭部企業內部數據更能反映細分市場規模。據報道,某大型支付公司年處理量約150億美元,其中約一半來自B2B企業支付。另一家公司公布的年化交易量爲100億美元,估計約佔全球B2B穩定幣跨境支付市場的20%。

全球支付的使用日益普及,主要是因爲傳統金融支付基礎設施的局限性愈發明顯,而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優勢則被放大。雖然傳統系統每年促成超過100萬億美元的全球支付,但企業和銀行仍面臨巨大的復雜性和延遲問題。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全球跨境支付的各種模式

基於SWIFT的銀行基礎設施

傳統的跨國銀行交易分爲"消息傳遞清算"和"資金結算"兩部分:SWIFT負責銀行間轉帳指令傳遞,而實際資金流動只發生在已建立往來關係的銀行之間。

只有雙方都接入SWIFT系統且互爲合作夥伴,才能完成最終轉帳。若無直接合作關係,則需串聯具備相應接口和頭寸的代理行來完成結算。

隨着中介銀行增多,結算時間可能長達數日,費用漲,追蹤困難等問題隨之而來。這也導致即便是鄰國間的跨境支付,有時也需繞道發達國家的銀行,極不便捷。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基於PSP的跨境資金池模式

爲解決上述問題,跨境資金傳輸商(XBMT)應運而生。它們爲企業提供"全球多幣種帳戶"或"本地收款帳戶"服務,本質是跨境資金池模式。

XBMT管理合規性和銀行關係,爲企業提供單一的多幣種銀行產品。這構成一個"閉環",無需外部依賴來增加成本或復雜性。XBMT在各帳戶間進行內部流動性管理。

盡管表面上改進明顯,但XBMT仍建立在SWIFT基礎之上,主要依靠精巧的流動性管理來"制造"即時到帳體驗。其速度和規模終究受限於特定國家的可用流動性,以及底層結算軌道的清算時效。

相比之下,某些成熟的支付公司在發達國家已構建了較完整的"全球多幣種帳戶"體系,能實現相對"零成本"的資金下發。這與"穩定幣三明治"模式相比,在費用上可能更具優勢。因此,穩定幣支付的應用還需要有明確的場景優勢。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穩定幣模式

穩定幣代表了更底層的變革:它借助區塊鏈技術,重構互聯網商業的運作方式。

穩定幣的結算週期等同於其發行區塊鏈的出塊時間,這比傳統方式快了數個數量級。任何依賴傳統方式的系統,都可以被一個共享、可驗證的帳本取代。

更關鍵的是,穩定幣通常部署在智能合約平台上,使得傳統銀行體系無法實現的創新成爲可能。在開放、可驗證的協議之上,任何人都能無需許可地爲穩定幣添加功能。

從宏觀角度看,更快速、更具交互性的金融支付可以直接提升全球GDP:企業能更快收款,資金更快進入下遊流程,從而削減管理成本與資金佔用。當結算週期從"天"壓縮到"秒"或"分鍾",其連鎖效應將影響整個經濟體。同時,可驗證標準的存在,讓金融創新第一次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無需許可地發生。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應用

企業資金管理

以企業資金管理爲例:企業需要在特定日期在B國以貨幣b付款,必須提前從A國以貨幣a進行資金轉移。這是預付資金流程,企業財務團隊需考慮準備時間。

傳統模式下,企業需在本地銀行開設帳戶,有時還需向當地合作夥伴尋求短期貸款。結算延遲越長,外匯風險敞口越大,資本要求也越高。

穩定幣通過消除對國際結算延遲控制的要求,簡化了這一系統。雖然兩端的入金與出金仍需觸及法幣體系,但穩定幣使中間的資金流動更爲順暢。

整個過程被拆分爲A國和B國各自境內的本地轉帳,區塊鏈則完成雙方間的全球流動性結算。(注:鏈上需有足夠流動性支持穩定幣兌換。)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B2B企業支付

B2B支付場景比企業資金管理更復雜,因其往往與服務或貨物交付直接相關。各方對支付進度的追蹤更加敏感,如預融資成本可能取決於來帳的實時狀態。

對於冷門支付通道,企業可能需要經過多次國際中轉才能完成資金劃撥,這類路徑常缺乏清晰的進度通報機制,且受銀行營業時間限制。

當B2B跨境付款通過穩定幣執行時,企業層面會獲得一系列額外收益:

  • 雙方能清晰、實時地管理和監控付款狀態。
  • 融資可與時效性強的交貨節點直接掛鉤,降低重大風險或延誤。
  • 風險降低後,資本成本下降,資本週轉加快。

與企業資金管理類似,代理行鏈路、預融資需求和大部分外匯敞口基本被移除。整個流程從3天壓縮到數秒,且不受市場休市影響,營運資金需求顯著簡化。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卡組織網路結算

在卡組織網路中,發卡機構代表持卡人向商戶的收單銀行付款。銀行間不直接結算,而是通過如VisaNet在工作日進行淨額結算。每家銀行需保持預付餘額以便及時電匯。

某大型支付網絡已開始試行用穩定幣進行收單行與發卡行間結算,使用以太坊和Solana上的USDC替代電匯。完成特定日期的卡片授權後,該網路會用USDC從交易雙方銀行扣款或貸記。

這種系統運行於支付網絡內部,使網路中的合作夥伴受益。類似XBMT的閉環系統,但規模更大,使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受益。

穩定幣的優勢與資金管理類似,但這些優勢歸屬於網路內的銀行:可降低及時國際轉帳所需的資本要求,避免外匯風險。此外,區塊鏈的開放性、可驗證性和可編程性爲網路內部銀行間的信貸和其他金融基礎奠定了基礎。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結語

"穩定幣三明治"結構在某些場景確實有用,但目前大多數應用仍停留在這個結構本身,未能進一步突破。現實中,極少企業真正使用鏈上支付和穩定幣。只要任何環節還需觸及法幣軌道,我們就不得不在"三明治"兩端再加上面包。

穩定幣支付的終極目標是完全去除兩端的面包。當企業和消費者全面接受穩定幣後,完整的金融和商業週期都能在區塊鏈上完成,不再受限於傳統體系。金融機構和企業一旦完全以穩定幣結算,將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商業規模。由於全球商業摩擦大幅降低,全球GDP的增長曲線將更貼近互聯網對商品、服務和內容的真實消費速度。

因此,PayFi的本質是:穩定幣支付 + 鏈上金融。如果能徹底擺脫三明治結構,並在兩端構建更多鏈上金融服務,全球化的資金/價值流轉速度將進入前所未見的新階段。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Wallet_Detectivevip
· 14小時前
就这三明治 也不三...
回復0
空投刷子姐vip
· 14小時前
早买usdt的咋不出来说话了
回復0
DAO开发者vip
· 14小時前
令人着迷的是,三明治模型依然依赖传统金融的基础设施……说实话,我们需要更深层的整合
查看原文回復0
GasFeeCryervip
· 14小時前
真香 现在USDT得天下无敌了
回復0
TokenRationEatervip
· 14小時前
稳定币玩儿挺花啊
回復0
CryptoNomicsvip
· 14小時前
*叹气* 你的“夹心”模型完全忽视了多层稳定币网络中的速度调整纳什均衡……充其量是业余分析。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