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Layer2困境解析:共享共識安全是關鍵

比特幣Layer2賽道面臨困境的深層原因

自2023年8月以來,比特幣Layer2賽道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無論是已上線交易還是尚未上線的項目,整體表現都不盡如人意。這一現狀引發了對比特幣Layer2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

深入分析發現,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並非資金或團隊能力不足,而是存在更爲根本的問題。近期,一個技術創新團隊發布的Super Bitcoin白皮書爲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該白皮書提出了一個關鍵概念:共享比特幣共識安全。它強調,無法共享比特幣共識安全的Layer2項目難以長期存活。

這一觀點頗具洞見。事實上,以太坊Layer2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爲它們共享了以太坊的共識安全。用戶對以太坊Layer2的信任建立在對以太坊網路本身的信任之上。然而,目前絕大多數比特幣Layer2項目並未真正共享比特幣的共識安全,它們通常只是採用多重籤名錢包結合獨立共識鏈的方式運作,與比特幣網路的實際關聯度很低。

這種情況導致用戶對這些自稱爲比特幣Layer2但實際上與比特幣共識毫無關聯的新鏈缺乏信任基礎,市場反應自然冷淡。

要理解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先明確幾個關鍵概念:

共識安全指的是區塊鏈網路通過一致的共識算法確保交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機制。它是區塊鏈的核心,代表着最高級別的安全性,依靠全網節點在共識層面維護網路安全。

每個公鏈都有其獨特的共識安全機制,如比特幣的POW、以太坊的POS等。但一個公鏈的共識安全程度主要取決於破壞其網路共識所需的成本,而非具體採用何種機制。

以比特幣爲例,要對其網路發起有效攻擊,需要掌控51%以上的全網算力。按當前市場價格估算,這一攻擊成本超過2000億美元。相比之下,以太坊網路的攻擊成本約爲460億美元。數據顯示,比特幣網路的共識安全程度遠高於以太坊及其他公鏈。

共享共識安全則是指某些區塊鏈(主要是子鏈或Layer2)能夠借用主鏈的共識機制來確保自身安全。這使得即便在二層網路上進行交易,用戶也能享受到主鏈級別的安全保障。

比特幣Layer2項目之所以必須共享比特幣的共識安全,是因爲主流Layer2都沒有獨立的共識機制,而是依賴主網共識。例如,以太坊Layer2項目都是通過共享以太坊的共識安全來獲得用戶信任。

如果比特幣Layer2無法共享比特幣的共識安全,就難以被視爲真正的比特幣Layer2,也就無法獲得用戶和資金的信任。這正是當前比特幣Layer2項目面臨的核心困境。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比特幣Layer2的總鎖倉價值(TVL)僅爲以太坊Layer2的1/30左右,平均市值也遠低於以太坊Layer2項目。這反映出資金市場對比特幣Layer2的信心明顯不足。

考慮到比特幣網路的共識安全程度遠高於以太坊,理論上比特幣Layer2的估值應該更高。然而現實情況恰恰相反,根本原因就在於大多數比特幣Layer2項目無法真正共享比特幣的共識安全。

在這種背景下,閃電網絡作爲少數能夠共享比特幣共識安全的Layer2解決方案,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即便沒有代幣激勵,閃電網絡仍能維持可觀的比特幣流通量,這正是得益於其與比特幣主網共享的安全性。

閃電網絡通過在比特幣主鏈上創建和關閉支付通道,直接依賴比特幣的共識規則和安全機制。這種設計確保了即使在極端情況下,用戶的資金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然而,閃電網絡也存在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其僅支持簡單支付場景,無法實現復雜的智能合約功能。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創新方案開始探索如何在保持共享比特幣共識安全的基礎上,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未來,比特幣Layer2要實現真正的發展突破,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共享比特幣的共識安全。以閃電網絡爲基礎,探索更廣泛的應用可能性,或許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只有回歸比特幣本身,充分利用其強大的共識安全優勢,比特幣Layer2生態才能找到持續發展的動力。

BTC1.08%
ETH3.2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闪电结算姐vip
· 18小時前
btc 的故事没那么简单啊
回復0
社区潜水员vip
· 18小時前
小透明进组三年了 还不懂L2
回復0
BearWhisperGodvip
· 19小時前
Layer2凉透了
回復0
LiquidityWitchvip
· 19小時前
从l2深渊召唤黑暗符号……btc需要分享它的神圣共识魔法,否则层将消失在虚空中
查看原文回復0
WenAirdropvip
· 19小時前
跑不动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