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achain更新PoL共識機制,爲BERA代幣賦予新角色Berachain作爲一個特色鮮明的Layer1區塊鏈項目,其最突出的創新在於採用了PoL(Proof of Liquidity)區塊獎勵分配機制。該機制將鏈的區塊獎勵轉化爲生態增長動力,通過將大部分獎勵直接分配給生態中的用戶和流動性提供方,從而推動應用增長和鏈上流動性積累。在這個模型中,所有參與質押的生態資產都會爲Berachain提供鏈上流動性支持。PoL流動性挖礦產生的獎勵來自鏈的原生激勵機制,旨在構建一個資本效率更高、激勵更具導向性的底層結構。Berachain最近對其PoL共識機制進行了升級,正式發布了全新的V2版本。此次升級主要引入了新的代幣經濟模型,進一步爲BERA代幣賦予了更明確的收益權利和價值支撐。PoL的運行邏輯融合了PoS共識機制、流動性挖礦,以及Curve引入的veCRV流動性博弈模型,爲鏈上治理和激勵分配構建出一套新範式。Berachain設計了兩類核心的鏈上原生資產:BGT:作爲原生治理代幣與激勵分發的主導資產;BERA:作爲驗證者的質押資產,同時承擔鏈上Gas費用功能。PoL模型中的主要參與者角色包括:Berachain上的鏈上協議、網路中的驗證者,以及流動性提供者(LP)。在這套機制中,希望獲得BGT激勵的協議或DApp需要申請加入PoL獎勵金庫白名單池,並提供有吸引力的賄賂來吸引驗證者的BGT分配。Berachain的驗證者是網路中的出塊角色,成爲驗證者需質押BERA代幣。驗證者成功出塊時,系統會提供BGT代幣獎勵,包括基礎出塊獎勵和"數量可變獎勵"。系統根據驗證者的"Boost"值(委托給驗證者的BGT佔所有驗證者總委托BGT的百分比)來分配不同數量的BGT代幣。驗證者會將可變獎勵的大部分按自己的策略通過BeraChef合約分配給被治理批準的白名單PoL池中。驗證者在分配BGT獎勵到Reward Vaults時,也會按金庫擁有者設定的速率獲得激勵,如HONEY、USDC等。能爲LP提供更高收益的協議通常能爲驗證者帶來更好收益,所以驗證者傾向於爲能提供更高協議激勵的PoL池分配更多BGT獎勵。協議的PoL池收到BGT獎勵後會分配給LP用戶。在Berachain上的一些項目的PoL池中成爲LP,除了獲得常規Farming獎勵,還會原生獲得協議底層的BGT代幣激勵,APY通常很高。BGT質押者能將BGT代幣委托給驗證者,幫助提升其"Boost"值,驗證者會定期將獲得的協議賄賂按比例分配給支持自己的BGT委托者。在PoL模型下:1. 協議之間爲獲得更好流通會形成長期博弈,通過收益持續吸引流動性。這種"收益軍備競賽"爲Berachain帶來更好的流動性基礎。2. 驗證者之間也在進行博弈,期望吸引更多BGT持有者支持自己,以獲得更好的"Boost"值和潛在收益,從而幫助網路進行流動性優化。3. 提供更多流動性的一方能掌握更多話語權與經濟收益,不斷形成流動性、安全性與激勵分配三者合一的增長飛輪。在Berachain v1中,BGT代幣作爲兼具治理與激勵功能的資產,已深度融入經濟循環體系。作爲具備通脹屬性的激勵資產,BGT在鏈底層擁有明確的原生使用場景,並具備可持續的收益能力。相比之下,BERA在v1階段的經濟角色相對較弱。除了承擔Gas費用和作爲驗證者質押資產的角色外,用戶幾乎無法通過原生方式獲取BERA的鏈上收益。大多數BERA持有者只能依賴第三方DeFi協議,如參與支持BERA或其包裝資產的PoL池中的LP farming來間接獲取收益,但這類路徑門檻較高、操作繁瑣,體驗不佳。在當前全球逐漸趨嚴的合規環境下,BERA與其他鏈上的原生PoS資產面臨相似問題,即缺乏合規友好的收益模型,難以被機構用戶採用或納入傳統金融體系,市場拓展空間受限。v2對Berachain最直觀的改進在於引入了BERA激勵模塊,在不大幅改動原有經濟生態體系的基礎上,讓BERA更好地嵌入Berachain經濟生態中,並更好地爲生態賦能。在v2中,Berachain引入了BERA激勵模塊,用戶可通過Berahub直接以單幣質押方式質押BERA代幣,即可從鏈生態中獲得原生收益。BERA激勵模塊類似於一個質押方式,用戶原生質押BERA代幣時,系統會先將其轉換爲wrapped代幣WBERA,再將其在網路中質押後,反饋一個憑證代幣sWBERA。用戶也可以直接質押WBERA代幣,系統同樣會反饋憑證代幣sWBERA。sWBERA代幣類似於LST,可作爲憑證資產,有望在Berachain生態的DeFi協議中再去捕獲收益,提升資金利用率實現一魚多喫。用戶進行BERA代幣質押時,直接質押到Berachain的合約中,體驗上類似於PoS的單幣質押,而不是委托給驗證者。需注意sWBERA贖回爲BERA時需要7天的解鎖期。從收益來源看,在v2中,驗證者獲得的賄賂收入會有33%回購成WBERA,然後分配給BERA的質押者(復投),用戶獲得的質押收入取決於其質押BERA代幣佔整體的份額。v2中,用戶從BERA獲得收入的門檻大幅降低,直接進行鏈底層的質押即可,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用戶不再需要去第三方協議成爲LP或進行委托類型的質押。目前BERA的單邊質押收益率能達到103%(是目前單幣質押收益最高的Layer1),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益狀態。雖然某些交易平台也有BERA的賺幣功能,整體收益在60%~90%之間,但直接在鏈上質押更爲劃算。BERA的原生質押並不依賴通脹來"印幣分發",其機制本身具備真實收益支撐。在Berachain的PoL模型中,協議爲爭奪BGT獎勵,會向驗證者發起"賄賂",這些賄賂資金大多來自協議自身金庫,以穩定幣、主流資產或協議代幣等形式支付。這些資金不會直接打給驗證者,而是通過系統收取33%的手續費,由網路統一拍賣爲WBERA,最後按比例分配給質押BERA的用戶。雖然鏈上確實在發行BERA獎勵,但這並非像其他PoS網路那樣無中生有的通脹,本身有真實資金作爲背後支撐,這個過程類似於網路把"發幣權"出售,再將這筆變現收入發給質押者。若ETH與BERA均年發行100M的代幣:ETH是直接給質押者發100M;Berachain通過賄賂機制賣出通脹,若效率爲80%,將得到額外80M的真實收益。結果是:同樣的通脹,Berachain能實現180M的鏈上價值回流,而ETH只有100M。因此,BERA的質押收益屬於"協議層真實收益",不僅更可持續,也爲其原生質押場景賦予了長期價值支撐。Berachain PoL v2模型將通脹變現爲協議真實收入,爲BERA構建出一套結構清晰、來源明確的鏈上真實收益模型,不依賴第三方協議,也不依賴二級市場投機,完全來自鏈上協議的真實賄賂支出,並通過拍賣轉化爲可追蹤的激勵資金。這種模型產出的收益,可直接在托管環境中進行統一包裝、拆分和分發,讓BERA的質押具備被機構包裝爲理財產品、托管協議以及結構性收益工具的潛力。這很好地解決了難以直接觸達機構用戶的痛點。近期備受關注的《Clarity法案》爲加密資產確立了更明確的合規框架,PoL v2的推出較爲合時宜。通過機制層將收益與真實經濟行爲綁定,鏈上金融工具應具備清晰的收入來源、可穿透審計的底層結構,以及對持有人而言具備可托管、可解釋的資產屬性,這是Clarity法案所倡導的方向之一。如果未來BERA推出Digital Asset Treasury(數字資產財庫),也將爲機構乃至上市公司提供一條合規、可托管且具備持續現金流特性的鏈上收益路徑。綜上所述,v2的推出不僅加速了生態內的飛輪,同樣也具備更加深入的長遠生態發展戰略意義。
Berachain升級PoL V2:BERA代幣獲原生質押高收益
Berachain更新PoL共識機制,爲BERA代幣賦予新角色
Berachain作爲一個特色鮮明的Layer1區塊鏈項目,其最突出的創新在於採用了PoL(Proof of Liquidity)區塊獎勵分配機制。該機制將鏈的區塊獎勵轉化爲生態增長動力,通過將大部分獎勵直接分配給生態中的用戶和流動性提供方,從而推動應用增長和鏈上流動性積累。
在這個模型中,所有參與質押的生態資產都會爲Berachain提供鏈上流動性支持。PoL流動性挖礦產生的獎勵來自鏈的原生激勵機制,旨在構建一個資本效率更高、激勵更具導向性的底層結構。
Berachain最近對其PoL共識機制進行了升級,正式發布了全新的V2版本。此次升級主要引入了新的代幣經濟模型,進一步爲BERA代幣賦予了更明確的收益權利和價值支撐。
PoL的運行邏輯融合了PoS共識機制、流動性挖礦,以及Curve引入的veCRV流動性博弈模型,爲鏈上治理和激勵分配構建出一套新範式。
Berachain設計了兩類核心的鏈上原生資產:
BGT:作爲原生治理代幣與激勵分發的主導資產;
BERA:作爲驗證者的質押資產,同時承擔鏈上Gas費用功能。
PoL模型中的主要參與者角色包括:Berachain上的鏈上協議、網路中的驗證者,以及流動性提供者(LP)。
在這套機制中,希望獲得BGT激勵的協議或DApp需要申請加入PoL獎勵金庫白名單池,並提供有吸引力的賄賂來吸引驗證者的BGT分配。Berachain的驗證者是網路中的出塊角色,成爲驗證者需質押BERA代幣。驗證者成功出塊時,系統會提供BGT代幣獎勵,包括基礎出塊獎勵和"數量可變獎勵"。系統根據驗證者的"Boost"值(委托給驗證者的BGT佔所有驗證者總委托BGT的百分比)來分配不同數量的BGT代幣。
驗證者會將可變獎勵的大部分按自己的策略通過BeraChef合約分配給被治理批準的白名單PoL池中。驗證者在分配BGT獎勵到Reward Vaults時,也會按金庫擁有者設定的速率獲得激勵,如HONEY、USDC等。
能爲LP提供更高收益的協議通常能爲驗證者帶來更好收益,所以驗證者傾向於爲能提供更高協議激勵的PoL池分配更多BGT獎勵。
協議的PoL池收到BGT獎勵後會分配給LP用戶。在Berachain上的一些項目的PoL池中成爲LP,除了獲得常規Farming獎勵,還會原生獲得協議底層的BGT代幣激勵,APY通常很高。
BGT質押者能將BGT代幣委托給驗證者,幫助提升其"Boost"值,驗證者會定期將獲得的協議賄賂按比例分配給支持自己的BGT委托者。
在PoL模型下:
協議之間爲獲得更好流通會形成長期博弈,通過收益持續吸引流動性。這種"收益軍備競賽"爲Berachain帶來更好的流動性基礎。
驗證者之間也在進行博弈,期望吸引更多BGT持有者支持自己,以獲得更好的"Boost"值和潛在收益,從而幫助網路進行流動性優化。
提供更多流動性的一方能掌握更多話語權與經濟收益,不斷形成流動性、安全性與激勵分配三者合一的增長飛輪。
在Berachain v1中,BGT代幣作爲兼具治理與激勵功能的資產,已深度融入經濟循環體系。作爲具備通脹屬性的激勵資產,BGT在鏈底層擁有明確的原生使用場景,並具備可持續的收益能力。
相比之下,BERA在v1階段的經濟角色相對較弱。除了承擔Gas費用和作爲驗證者質押資產的角色外,用戶幾乎無法通過原生方式獲取BERA的鏈上收益。大多數BERA持有者只能依賴第三方DeFi協議,如參與支持BERA或其包裝資產的PoL池中的LP farming來間接獲取收益,但這類路徑門檻較高、操作繁瑣,體驗不佳。
在當前全球逐漸趨嚴的合規環境下,BERA與其他鏈上的原生PoS資產面臨相似問題,即缺乏合規友好的收益模型,難以被機構用戶採用或納入傳統金融體系,市場拓展空間受限。
v2對Berachain最直觀的改進在於引入了BERA激勵模塊,在不大幅改動原有經濟生態體系的基礎上,讓BERA更好地嵌入Berachain經濟生態中,並更好地爲生態賦能。
在v2中,Berachain引入了BERA激勵模塊,用戶可通過Berahub直接以單幣質押方式質押BERA代幣,即可從鏈生態中獲得原生收益。
BERA激勵模塊類似於一個質押方式,用戶原生質押BERA代幣時,系統會先將其轉換爲wrapped代幣WBERA,再將其在網路中質押後,反饋一個憑證代幣sWBERA。用戶也可以直接質押WBERA代幣,系統同樣會反饋憑證代幣sWBERA。
sWBERA代幣類似於LST,可作爲憑證資產,有望在Berachain生態的DeFi協議中再去捕獲收益,提升資金利用率實現一魚多喫。
用戶進行BERA代幣質押時,直接質押到Berachain的合約中,體驗上類似於PoS的單幣質押,而不是委托給驗證者。需注意sWBERA贖回爲BERA時需要7天的解鎖期。
從收益來源看,在v2中,驗證者獲得的賄賂收入會有33%回購成WBERA,然後分配給BERA的質押者(復投),用戶獲得的質押收入取決於其質押BERA代幣佔整體的份額。
v2中,用戶從BERA獲得收入的門檻大幅降低,直接進行鏈底層的質押即可,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用戶不再需要去第三方協議成爲LP或進行委托類型的質押。
目前BERA的單邊質押收益率能達到103%(是目前單幣質押收益最高的Layer1),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益狀態。雖然某些交易平台也有BERA的賺幣功能,整體收益在60%~90%之間,但直接在鏈上質押更爲劃算。
BERA的原生質押並不依賴通脹來"印幣分發",其機制本身具備真實收益支撐。在Berachain的PoL模型中,協議爲爭奪BGT獎勵,會向驗證者發起"賄賂",這些賄賂資金大多來自協議自身金庫,以穩定幣、主流資產或協議代幣等形式支付。這些資金不會直接打給驗證者,而是通過系統收取33%的手續費,由網路統一拍賣爲WBERA,最後按比例分配給質押BERA的用戶。
雖然鏈上確實在發行BERA獎勵,但這並非像其他PoS網路那樣無中生有的通脹,本身有真實資金作爲背後支撐,這個過程類似於網路把"發幣權"出售,再將這筆變現收入發給質押者。
若ETH與BERA均年發行100M的代幣:
ETH是直接給質押者發100M;
Berachain通過賄賂機制賣出通脹,若效率爲80%,將得到額外80M的真實收益。
結果是:同樣的通脹,Berachain能實現180M的鏈上價值回流,而ETH只有100M。
因此,BERA的質押收益屬於"協議層真實收益",不僅更可持續,也爲其原生質押場景賦予了長期價值支撐。
Berachain PoL v2模型將通脹變現爲協議真實收入,爲BERA構建出一套結構清晰、來源明確的鏈上真實收益模型,不依賴第三方協議,也不依賴二級市場投機,完全來自鏈上協議的真實賄賂支出,並通過拍賣轉化爲可追蹤的激勵資金。
這種模型產出的收益,可直接在托管環境中進行統一包裝、拆分和分發,讓BERA的質押具備被機構包裝爲理財產品、托管協議以及結構性收益工具的潛力。這很好地解決了難以直接觸達機構用戶的痛點。
近期備受關注的《Clarity法案》爲加密資產確立了更明確的合規框架,PoL v2的推出較爲合時宜。通過機制層將收益與真實經濟行爲綁定,鏈上金融工具應具備清晰的收入來源、可穿透審計的底層結構,以及對持有人而言具備可托管、可解釋的資產屬性,這是Clarity法案所倡導的方向之一。
如果未來BERA推出Digital Asset Treasury(數字資產財庫),也將爲機構乃至上市公司提供一條合規、可托管且具備持續現金流特性的鏈上收益路徑。
綜上所述,v2的推出不僅加速了生態內的飛輪,同樣也具備更加深入的長遠生態發展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