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能否冲上11万?#
比特幣突破107,000美元,目前報價105,000美元,距離歷史高點109,580萬美元僅一步之遙。你覺得比特幣能否刷新歷史新高,衝擊11萬美元?請分享你的分析和預測!
🔵 #AI 代理板块市值回升#
據CoinGecko數據,AI代理板塊總市值回升至68.62億美元,過去24小時漲幅1.2%。其中,VIRTUAL大漲18.5%,AI16Z漲7.1%。你看好哪些AI代幣?如何布局你的持倉策略?來聊聊你的看法!
使用以上推薦話題發帖,發布你的觀點與交易策略,每日發帖即可賺取社區成長值!
📌 每日發帖可獲得 100 成長值,解鎖專屬福利:評論高亮、動態裝飾、月度成長值抽獎等多重權益!
🎁 月度抽獎獎品包括 MacBook Air、精美週邊、熱門代幣等超值好禮!
立即發帖 👉 https://www.gate.io/post
更多成長值任務,請更新 App 至最新版,並在【動態】頭像旁點擊成長值圖標查看。
蘋果不炒作人工智能?他們只是沒做大模型
來源/ 大模型之家
作者/ 王昊達
在剛剛結束的WWDC 2023大會上,蘋果又一次選擇了“謹慎對待”當前大火的人工智能,相比較“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蘋果似乎更傾向於使用“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去還原技術的本質……
蘋果第一次提“Machine learning”這個詞,是在2017年6月5日的WWDC 2017主題演講中。彼時,蘋果的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宣布了Core ML和Create ML兩個機器學習框架,讓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在蘋果設備上集成機器學習模型。也是在這次WWDC之後,蘋果就一直在不斷地推進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牢據市場一隅,蘋果更喜歡“精確”
面對各種質疑的聲音,蘋果CEO庫克表示,蘋果本質上還是硬件廠商,公司並沒有谷歌或微軟那樣的通過升級軟件提高生產力的壓力。
依靠簡單、優質、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蘋果贏得了大批的讚譽和忠誠度。在移動市場中,憑藉其占有率和封閉且高效的iOS生態系統的優勢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同時,蘋果不斷創新和拓展產品線,打造了Mac、iPad、Apple Watch、AirPods、Apple TV等一列自生態產品。
簡言之,蘋果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與生態影響力,使其消費電子類產品(除開奢侈品品牌)在定價方面堪稱同類“天花板”,卻仍然在銷量上牢牢佔據市場一隅。強大的產品優勢是蘋果的獨具一格底氣,但強大的開發者號召力也是其App Store經久不衰為蘋果源源不斷貢獻收入的因素之一,這意味著,在開發者對於人工智能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蘋果所持有謹慎的態度,並不代表其不正視這項技術的未來發展與前景。
“曲線救國”服務硬件,蘋果只是沒做大模型
作為硬件廠商,蘋果擁有自己的芯片、服務、系統等產品,這些產品所構成的完整生態也為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平台,可以在硬件和軟件之間實現高效的協同和優化,提升用戶體驗和性能,也可以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與隱私洩露風險以及人工智能監管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國內外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維護人工智能發展,甚至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也在聽證會上向政府申請對OpenAI實施監管。
Unity中國AI技術負責人暴林超先生對大模型之家表示:人工智能對於數據是飢渴的,目前數據和隱私安全等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延緩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這就需要企業密切關注數據調用問題,在確保不侵犯用戶隱私的基礎上尋求途徑推動人工智能的進步。
Vision Pro上演堆料藝術
在即將面世的Vision Pro產品展示中不難發現,雖然蘋果對“人工智能”隻字未提,但似乎所有的新動作都圍繞著“人工智能”展開。
Vision Pro也使用了基於Transformer的語音識別模型讓語音識別更加準確。並且可以有效地處理自然語言的序列數據。作為基於自註意力機制的深度學習模型,它還可以進行自動糾錯和詞預測,提高了語音識別的準確性。
這些數據可以幫助Vision Pro提供更個性化和智能的體驗,比如根據用戶的注意力、放鬆程度或學習情況來更新虛擬環境,或者根據用戶的眼睛注視方向來創建生物反饋。
還有Vision Pro配備的捲積神經網絡,通過卷積層、激活層、池化層和全連接層來實現高效和準確的圖像識別和對象檢測功能,為用戶提供了豐富和逼真的混合現實體,在自動駕駛、安防監控、醫學圖像分析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Vision pro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完全不需要裝配手柄就能實現控制的MR頭顯。因此,想通過動態捕捉、動態分析、眼部追踪等技術實現人機交互便對Vision Pro的運算處理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R1芯片是蘋果專門為Vision Pro設計的新芯片,專門用於處理傳感器數據和空間計算,能夠在12毫秒內將新圖像流式傳輸到顯示器,比眨眼快8倍,這對於提供與現實同步的沉浸式混合現實體驗至關重要。可以說,為實現機器學習滿足用戶的需求,R1芯片就是人工智能時代蘋果向世界交出的“答卷”。
對於蘋果來說,或許“Machine learning”這個詞更精確的描述蘋果的技術特點。但通過Vision Pro、iOS 17以及縱觀整個蘋果生態不難看出,蘋果並不希望模糊地定義人工智能,他們熱衷於用技術改造或擴展自己的產品品類,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使用行業通用的詞彙。
誠然,相比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而言,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並不能讓其擁有如同iPhone那樣“改變世界”的能力,但是蘋果用Vision Pro這款產品,試圖去教育世界AI如何與空間計算的場景結合,發揮出“1+1>2”的效果。更用另一種XR的實現形式(此前一種為微軟的HoloLens),打開了行業邁向“空間計算時代”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