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香港嘉年华记

新手5/10/2024, 1:54:24 AM
本文包含了对当前行业状况的观察和个人感悟。 提到了VC对于行业赛道的判断在业界具有重要地位,而比特币生态目前仍处于混沌状态,涉及到资产协议、BTC L2竞争等问题。

作为今年参加的国内第一个大型活动,同时也是第一次从 VC 的视角来写下这篇小作文。现在就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把这次参会感想总结为三个 Ponzi 哈哈。同时也要声明一下,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NFA。

行业篇

VC 是大家判断赛道的风向标之一

每当在与人交流提及自己在 VC 做 Researcher 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问到一个问题:你们最近都看好哪些赛道?

这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大家对于 VC 的看法处于一个比较看重的地位,他们会通过将各大 VC 的观点作为判断自身看法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毕竟这也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道理:热钱在哪里,主流市场就在哪里,纵使存在板块轮动,那也只是不同资金之间的流入流出。

比特币生态仍处于混沌之中

比特币生态无可否认是目前的火热赛道之一,但个人对于比特币生态目前的发展,更愿意将其比喻成盘古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状态。

其一是因为当前整个比特币生态中,主要还是以各类资产协议为主,真正有实际应用的落地项目仍然稀少,大家现在讲的大多内容仍然是叙事、叙事、叙事。

其二是另一主流叙事 BTC L2 的竞争,处于各大项目方互相搏杀的阶段。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BTC L2 项目的发展分为两派,一派是先搞流量再做基建,另一派是做好基建再搞流量,这就好比旅游业和城市基建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后到底谁能胜出,这是值得观察的一点。

其三是 Merlin Chain 个人觉得其在代表目前 BTC L2 赛道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在通过前期的一波波增长手段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进入之后,在接下来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锁住流动性,将用户留下,抑或是出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生态项目等。Merlin Chain 的选择以及之后的结局最终是怎么样的,以及 BTC L2 到底是否真的有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反思的。

Depin 和 AI 是提及最多的两条赛道

不同于目前的比特币生态,几乎都是华语圈在玩。Depin 和 AI 则是华语圈和海外都在关注的两条赛道,也是真正具有实际意义,且更容易落地的两条赛道。Depin 解决闲置资源浪费、小微资源无用的难题,AI 协助解决重复性工作、无意义工作,提高效率等。

Depin 通过结合现实设备,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 Web3 有了具象化的表现,而 AI 作为近两年火爆的行业,其与区块链的结合属于是浑然天成的。而 Depin + AI 则更为契合,Depin 协助解决 AI 的算力、数据、存储等问题,AI 则利用 Depin 设备进行各种尝试,如模型训练、打数据标签、AI Agent 等等。

KOL > VC 还是 VC > KOL

这段时间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项目融资的 KOL 轮开始多了起来,甚至 KOL 轮的优势会比 VC 轮的优势大,估值低,解锁周期短等等。

对于此,我们需要认识到,VC 本质上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为背后的 LP 争取最大化收益,因此 KOL 与 VC 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灵活自由的游击队与训练有素的军队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 VC 在内部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根据这个逻辑来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及相应的投后工作。

同时,一次好的投资其实更看重的是投后工作的效果,如何帮助项目方少走弯路,踩对风口,以及相关的利好如何释放等等,绝不是大家想象的给点钱,喊喊单就可以了,这些工作对于投资人的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

因此,关于 KOL > VC 还是 VC > KOL 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判断。

当前市场处于一种 meme 阶段

前面提及我把这次参会感想精简总结为“Ponzi、Ponzi、Ponzi”。更多的是出于对当前市场状态的个人理解,目前正处于一种 meme 阶段,即炒叙事、炒预期。

近期火热的赛道主要有比特币生态、Depin、AI 这三条,但我们透过表面看本质,会发现当前大多项目其实都还是在炒叙事,炒大家对于赛道未来的预期,真正落到实际的几乎没有。当然,其他赛道也如此,这并不是在主流赛道中才会存在的现象。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Merlin Chain 现在为什么这么火,是因为有财富效应,还是因为 Merlin Chain 上有好的生态,还是因为 BTC L2 的叙事很火爆;Depin 中的去中心化算力项目,到底连接了多少现实设备,每个设备的算力又利用了多少,对于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有所帮助,真的有人会使用这些算力吗,还是单纯的说说而已;AI 的模型训练,有多少已经投入了使用,对大家的帮助又有多少,是缺一不可,还是可有可无……

当然,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一个赛道的生态发展注定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可能上来就一步到位的。这里更多的是想说,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怎么样的阶段,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

生活篇

不可或缺的纸币

在内地可微信支付宝行天下时,纸币仍然是在香港出行的必备之物。虽然八达通基本上也可以解决大部分,但也仍然有一些巴士或餐厅仍然只收取现金,且八达通的增值只能使用纸币。

高级乐高积木搭建师

虽是广东人,但也是第一次来到香港,香港的建筑构造属于是在一片狭小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很短,短到可能对楼的两户人家打开窗户,就可以传递东西了;除去一些大路口,小路口的数量更多且间距也很短;天桥的设计很多都是直接在楼与楼之间进行连接。诸如此类,让我也体会到了之前大家常说的,在香港生活真的太压抑了,走在路上时总会有一种心口上被压住了的感觉。

其他

这里说一些在赶路时观察到的小细节:

  • 不同于内地,香港的路口都会在地上用很大的字体注明观察车流的来向(望左/望右),人行道红绿灯处还设置了为盲人使用的提示
  • 地铁的楼梯上下口会配置一些便捷电梯(不是单独的那种电梯,是挂靠在楼梯的扶手处)为一些行走不便的人设置,这在国内是还没看到过的,当然我感觉这个的使用率应该很低
  • 在周末时能看到很多菲佣在天桥、空旷地等席地而坐,聊天休息
  • 城市环境还是不错的,几乎很少看到地上有垃圾,但同样的,我也很少看到路面上有垃圾桶

个人感悟

本次参会明显感觉比去年新加坡 2049 少了很多人,且会场的项目方基本都是华人项目,少有一些海外项目。同时会去各个会场听讲的人也少了很多,大家也开始意识到了,大会能获取到的高质量信息永远是最少的,只有小局才是谈大事的地方。

今年来参会,能感觉出自己跟去年已有一些不同,从去年的一个小透明,到现在的有所知有所闻,也说明了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个人感觉自己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一路走来,少不了很多前辈的指导和教诲。

不过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哈哈,包括说来到 VC 之后,能深刻体会到投资是一门非常讲究学问和变通的行业,既要对历史和行业现状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对未来的趋势和发展进行提前布局。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可以说是成败在此一举。而目前自己最缺乏的还是知行合一,对于市场变化还不够敏锐,且行动没有贯彻到底,以及对于二级市场的把控,在这些方面还得多去实践反思,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策略,至少现在我能很明确的知道我肯定不是做短期的料哈哈。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0xhowe],著作权归属原作者[Howe],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2024 香港嘉年华记

新手5/10/2024, 1:54:24 AM
本文包含了对当前行业状况的观察和个人感悟。 提到了VC对于行业赛道的判断在业界具有重要地位,而比特币生态目前仍处于混沌状态,涉及到资产协议、BTC L2竞争等问题。

作为今年参加的国内第一个大型活动,同时也是第一次从 VC 的视角来写下这篇小作文。现在就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把这次参会感想总结为三个 Ponzi 哈哈。同时也要声明一下,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NFA。

行业篇

VC 是大家判断赛道的风向标之一

每当在与人交流提及自己在 VC 做 Researcher 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问到一个问题:你们最近都看好哪些赛道?

这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大家对于 VC 的看法处于一个比较看重的地位,他们会通过将各大 VC 的观点作为判断自身看法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毕竟这也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道理:热钱在哪里,主流市场就在哪里,纵使存在板块轮动,那也只是不同资金之间的流入流出。

比特币生态仍处于混沌之中

比特币生态无可否认是目前的火热赛道之一,但个人对于比特币生态目前的发展,更愿意将其比喻成盘古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状态。

其一是因为当前整个比特币生态中,主要还是以各类资产协议为主,真正有实际应用的落地项目仍然稀少,大家现在讲的大多内容仍然是叙事、叙事、叙事。

其二是另一主流叙事 BTC L2 的竞争,处于各大项目方互相搏杀的阶段。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BTC L2 项目的发展分为两派,一派是先搞流量再做基建,另一派是做好基建再搞流量,这就好比旅游业和城市基建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后到底谁能胜出,这是值得观察的一点。

其三是 Merlin Chain 个人觉得其在代表目前 BTC L2 赛道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在通过前期的一波波增长手段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进入之后,在接下来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锁住流动性,将用户留下,抑或是出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生态项目等。Merlin Chain 的选择以及之后的结局最终是怎么样的,以及 BTC L2 到底是否真的有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反思的。

Depin 和 AI 是提及最多的两条赛道

不同于目前的比特币生态,几乎都是华语圈在玩。Depin 和 AI 则是华语圈和海外都在关注的两条赛道,也是真正具有实际意义,且更容易落地的两条赛道。Depin 解决闲置资源浪费、小微资源无用的难题,AI 协助解决重复性工作、无意义工作,提高效率等。

Depin 通过结合现实设备,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 Web3 有了具象化的表现,而 AI 作为近两年火爆的行业,其与区块链的结合属于是浑然天成的。而 Depin + AI 则更为契合,Depin 协助解决 AI 的算力、数据、存储等问题,AI 则利用 Depin 设备进行各种尝试,如模型训练、打数据标签、AI Agent 等等。

KOL > VC 还是 VC > KOL

这段时间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项目融资的 KOL 轮开始多了起来,甚至 KOL 轮的优势会比 VC 轮的优势大,估值低,解锁周期短等等。

对于此,我们需要认识到,VC 本质上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为背后的 LP 争取最大化收益,因此 KOL 与 VC 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灵活自由的游击队与训练有素的军队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 VC 在内部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根据这个逻辑来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及相应的投后工作。

同时,一次好的投资其实更看重的是投后工作的效果,如何帮助项目方少走弯路,踩对风口,以及相关的利好如何释放等等,绝不是大家想象的给点钱,喊喊单就可以了,这些工作对于投资人的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

因此,关于 KOL > VC 还是 VC > KOL 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判断。

当前市场处于一种 meme 阶段

前面提及我把这次参会感想精简总结为“Ponzi、Ponzi、Ponzi”。更多的是出于对当前市场状态的个人理解,目前正处于一种 meme 阶段,即炒叙事、炒预期。

近期火热的赛道主要有比特币生态、Depin、AI 这三条,但我们透过表面看本质,会发现当前大多项目其实都还是在炒叙事,炒大家对于赛道未来的预期,真正落到实际的几乎没有。当然,其他赛道也如此,这并不是在主流赛道中才会存在的现象。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Merlin Chain 现在为什么这么火,是因为有财富效应,还是因为 Merlin Chain 上有好的生态,还是因为 BTC L2 的叙事很火爆;Depin 中的去中心化算力项目,到底连接了多少现实设备,每个设备的算力又利用了多少,对于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有所帮助,真的有人会使用这些算力吗,还是单纯的说说而已;AI 的模型训练,有多少已经投入了使用,对大家的帮助又有多少,是缺一不可,还是可有可无……

当然,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一个赛道的生态发展注定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可能上来就一步到位的。这里更多的是想说,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怎么样的阶段,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

生活篇

不可或缺的纸币

在内地可微信支付宝行天下时,纸币仍然是在香港出行的必备之物。虽然八达通基本上也可以解决大部分,但也仍然有一些巴士或餐厅仍然只收取现金,且八达通的增值只能使用纸币。

高级乐高积木搭建师

虽是广东人,但也是第一次来到香港,香港的建筑构造属于是在一片狭小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很短,短到可能对楼的两户人家打开窗户,就可以传递东西了;除去一些大路口,小路口的数量更多且间距也很短;天桥的设计很多都是直接在楼与楼之间进行连接。诸如此类,让我也体会到了之前大家常说的,在香港生活真的太压抑了,走在路上时总会有一种心口上被压住了的感觉。

其他

这里说一些在赶路时观察到的小细节:

  • 不同于内地,香港的路口都会在地上用很大的字体注明观察车流的来向(望左/望右),人行道红绿灯处还设置了为盲人使用的提示
  • 地铁的楼梯上下口会配置一些便捷电梯(不是单独的那种电梯,是挂靠在楼梯的扶手处)为一些行走不便的人设置,这在国内是还没看到过的,当然我感觉这个的使用率应该很低
  • 在周末时能看到很多菲佣在天桥、空旷地等席地而坐,聊天休息
  • 城市环境还是不错的,几乎很少看到地上有垃圾,但同样的,我也很少看到路面上有垃圾桶

个人感悟

本次参会明显感觉比去年新加坡 2049 少了很多人,且会场的项目方基本都是华人项目,少有一些海外项目。同时会去各个会场听讲的人也少了很多,大家也开始意识到了,大会能获取到的高质量信息永远是最少的,只有小局才是谈大事的地方。

今年来参会,能感觉出自己跟去年已有一些不同,从去年的一个小透明,到现在的有所知有所闻,也说明了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个人感觉自己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一路走来,少不了很多前辈的指导和教诲。

不过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哈哈,包括说来到 VC 之后,能深刻体会到投资是一门非常讲究学问和变通的行业,既要对历史和行业现状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对未来的趋势和发展进行提前布局。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可以说是成败在此一举。而目前自己最缺乏的还是知行合一,对于市场变化还不够敏锐,且行动没有贯彻到底,以及对于二级市场的把控,在这些方面还得多去实践反思,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策略,至少现在我能很明确的知道我肯定不是做短期的料哈哈。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0xhowe],著作权归属原作者[Howe],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