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人形机器人落地保守估计要10年?
《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记者 李明明)作为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在资本持续涌入的同时,人形机器人存在泡沫的讨论声也持续不断。
针对商业化落地现状与争议、人才培养等等公众关心的话题,在由搜狐主办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常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正涛、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从各自的视角分享了不同看法。
常琳称,人形机器人是否存在泡沫取决于其是否有用,能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创造价值,亦庄马拉松将机器人拉到现实是其走进大众的必经之路,这一核心问题无需回避。
赵明国认为,人形机器人发展需长期积累,类比自动驾驶需要20 年周期,保守估计也至少要10 年。“公众不要有那么高的预期,明天机器人可以走进家庭,像买电视机、冰箱一样,这些活动需要对齐。”
张正涛从学科交叉、产业落地等方面介绍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产生的大装置,这是它的价值牵引。
产业落地上,张正涛表示,产业对人形机器人态度开放,当前整机自主决策能力不足,需通过遥操、手眼协作与传统视觉伺服控制结合。随着数据积累,未来1-3 年该领域将产生质变,且实现质变的形态不一定是双足,类人形或轮臂式机器人也可能成为突破方向。
王启舟则表示,宇树从早期无客户仅面向高校研发,到如今在电力、化工等领域应用,用九年时间证明了自己。
谈及资本情绪与融资环境的变化,常琳和张正涛均感受到显著转折。常琳指出,从 2022 年国家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继 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产品”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地方政府将其视为拉动产业链的制高点,各地争先恐后布局。
当谈到人形机器人的人才培养时,赵明国和王启舟分别从学术视角和产业视角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王启舟透露,“王兴兴总前几天在一个会议上说到宇树非常缺人,各方面都缺。一开始我们讨论过,人形机器人因为是交叉学科,包括本体,包括AI,包括感知,甚至一些前沿的新材料各种领域,都需要去投入人去研发,让它达到比较好的状态。”
他表示,宇树这么多年一直比较偏好有一些动手能力,更愿意去做一些新的技术尝试、学习、研发,甚至能够去动手参加一些比赛的人才。
赵明国认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爆发以AI为背景,具身智能成为重要方向,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人才优势,全球机器人领域70%的研究人才为华人,做具身智能卷得最厉害的也是以华人为主。
此外,他还提到,国内低成本机器人平台(如宇树产品)更形成 “无限开火权” 的试错优势,降低实验门槛,加速人才培养。
但他也指出,国内存在“不太会做0到1”的问题,偏向“1到10”的跟随式创新,在脉冲神经网络等底层技术和通用AGI的深度思考层面缺乏原创性突破,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