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五大城市区块链政策布局对比:各显神通谋发展
区块链政策布局:五大城市各显神通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这五个城市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与其独特的经济、人才和科技优势密切相关。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这些城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以支持区块链的发展。
北京:率先布局,严格监管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科技领域也展现出强劲实力。早在2016年,北京就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率先进行政策布局。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的成立和创业孵化中心的设立,为区块链创业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北京政府将区块链定位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将其与其他创新技术结合,推动金融领域的创新。然而,北京对区块链行业,尤其是加密货币领域的监管也十分严格。2018年,北京进一步加强了对虚拟货币交易活动的管控。
未来,北京有望在金融创新和监管科技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凭借其政治中心地位,北京可能在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应用上引领创新。
上海:后发制人,奋起直追
上海虽然在区块链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在迅速追赶。2018年成为上海区块链政策的转折点,多个重要机构相继成立,如区块链产业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杨浦区更是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被业内视为上海区块链发展的新起点。
尽管在早期阶段错失先机,但上海凭借其金融中心地位和科技创新实力,仍有望在区块链领域后来居上。政策支持的加码为上海抓住区块链变革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州:产业先行,政策跟进
广州在区块链领域采取了"产业先行,政策跟进"的策略。2017年,广州成立了省内首家区块链产业协会,并出台了首部区块链产业扶持政策。这种发展模式使广州成为全国区块链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广州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扶持措施。2018年,广州进一步细化了区块链产业发展政策,并计划推出新一轮扶持政策,目标是培育多家区块链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深圳:金融科技中心的野心
深圳在区块链政策制定上展现出成为金融科技中心的雄心。从2016年起,深圳多个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了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政策文件,重点聚焦于金融领域的应用。
深圳在跨境支付、电子发票等金融场景的区块链应用上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深圳也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政策,包括设立专项奖金和创投基金,以支持区块链企业发展。
杭州:全面布局,应用导向
得益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带动,杭州在区块链行业发展初期就形成了全产业链优势。杭州政府较早关注到区块链技术,并采取开放态度推动其发展。
2017年,杭州主办了国内首个政府层面的区块链峰会,并设立了首个区块链产业园。杭州的政策重点在于发挥既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培育高端产业。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区块链企业生态圈。
这五个城市的区块链政策各具特色,反映了它们在把握新技术机遇方面的不同策略和优势。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城市的政策布局将继续演进,为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