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如果今天让你重新设计整个 Web3 应用架构——你会从哪开始?
所谓 intent-centric 架构,说白了就是把“用户想要什么”变成第一优先级的需求,不再是按钮后的隐藏参数,而是整个系统运转的中心。
用户只需要描述“我想干嘛”,剩下的匹配、条件约束、对手方查找、最后的交付,全由系统自动协调。
比如我说:“我想用 100 个 stETH 换等值的 RWA 资产,必须是最优性价比,并且今天之内完成。”
如果自己来做这个动作,要么找 aggregators 做路由,要么在多个池子里下单、比较、等成交,还不一定能达成。而在 intent-centric 系统中,这个需求会被解构成明确的意图,广播出去,让有能力 fulfill 的 solver 来处理并 settle。
Anoma 把这种系统拆解成四大模块:
1⃣Intent:用户的愿望、约束条件
2⃣Counterparty Discovery:找到可以匹配的另一方
3⃣Solving:找到最优方案
4⃣Settlement:最终交付和链上达成
这四块其实就构成了未来应用的最小公因式。
很多你熟悉的复杂 DApp,比如 OpenSea、Gitcoin、CoWSwap,归根到底也都围绕这几个动作在运作。只是传统架构让这套流程又重又碎,用户体验不统一,开发难度还高。
intent-centric 的好处,就是把这一切抽象出来、标准化。最重要的是自带去中心化属性。
在 Anoma 的设计中,solver 和 settlement 是开放网络,任何人都可以成为 fulfill intent 的参与者,不是中心化的 router,也不是默认预置的“唯一路径”。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Anoma 后面还会讲 identity、data flow control 等更底层的东西。整个 intent 架构可能会是“后智能合约时代”的入口。
我个人非常看好 intent-centric 架构,甚至觉得它有机会像当年“账户模型”、“EVM”那样,重新定义链上应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