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周期:从泡沫到价值回归
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周期与项目分化
新兴行业通常遵循一个规律:从上升到下跌,再从下跌到上升,循环往复直至达到顶峰。这样的循环通常会经历至少三次。
研究表明,事物的兴起总是经历被低估、价值发现和泡沫这三个阶段。互联网产业曾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如今的区块链行业正如当年的互联网,处于泡沫阶段。
80年代初,人们难以想象今天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当时大多数媒体认为这些只是玩具,对其嗤之以鼻。类似地,90年代微软被许多人看衰,认为其股票已达瓶颈。然而事实证明媒体的判断失误,如今微软的股价已较当时增长了100倍。
毫无疑问,比特币孕育了整个区块链行业。谈及区块链,总离不开比特币。比特币已走过11个年头,从暗网到黑客再到监管,乃至后来引发争议的分叉。
比特币的涨跌牵动着币圈所有投资者的心,尤其是那些惊人的跌幅。技术发展缓慢,而暴富的神话却不断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区块链行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项目:
第一类项目往往伴随着短期内的不断拉升价格而出名。项目方会描绘出一个表面宏伟实则漏洞百出的落地场景。冗长的白皮书几乎不涉及项目实现,却对价格、推广和资金分配着墨甚多。他们将"去中心化"挂在嘴边或网站最显眼的位置。常用手段是将投资者拉入群聊,每日以喊单方式"灌溉"。当韭菜成熟时,项目方人去群散或留下机器人应对。此时,维权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数投资者仍乐此不疲,期待未来能获得高额回报。
与之相反,另一类项目在熊市中可能表现平平。这些项目偶有亮点,团队持续努力,GitHub代码每日更新,但币价涨幅不大,甚至横盘。尽管社区内有投资者对币价有微词,但总有一些忠实粉丝和团队成员为技术发展而日夜奋斗。
这类项目通常不热衷于参加高端峰会,也不采取大规模布道、路演或发布快讯的方式。他们更专注于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务上。对区块链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可能是应用的广泛落地。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技术研究和发展,才能让区块链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成为空中楼阁,虽美丽却摇摇欲坠,最终崩塌消失。
观察发现,这两种类型的区块链项目在熊市中表现截然不同。在熊市行情下,部分项目方的投机手法令人惊叹,而资金盘和模式币却极受投资者追捧。坦率地说,这些可能只是当前币圈瓶颈期的产物,当市场资金无处可去时,为劣质项目喊单拉盘或许成为唯一可做的事。
投资中的永恒真理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真正的价值产生时,价格将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然,牛市带来财富的可能性更大。从比特币或区块链的历史价格长河来看,最佳投资机会往往诞生于熊市,这就如同买菜要在价格低廉时购入的道理。熊市是孕育巨人的良机,例如2017年最热门的以太坊、Zcash、NEO等项目,都是在2015年的熊市中诞生的。
历史车轮不断前进,残酷却又公平。昔日最火热的项目似乎已失去往日光彩,如以太坊正陷入拥堵困境;比特币一直采用的PoW共识机制因去中心化和能耗问题备受质疑;Zcash的零知识证明技术能否实现仍有待验证。
幸运的是,世上总有一群人不满足于现状,不局限于当下。从Mimblewimble协议的走红,到跨链技术的广泛宣传,再到"人人皆可挖矿"的PoC共识机制的出现。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区块链被越来越多人了解,随着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区块链不仅仅局限于比特币,还有许多默默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