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以太坊战略转型:从世界计算机到全球账本
从世界计算机到全球账本:以太坊的战略转型
在区块链领域,各大公链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定位,这往往决定了其技术路线和生态发展方向。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先驱,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构建"世界计算机"为愿景,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运行各种智能合约、承载多样化Web3应用的开放平台。
然而,近期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一条相关推文的回应,似乎暗示了这一愿景的微妙变化。Vitalik表示"以太坊一层(Ethereum L1)是世界账本",这一表态引发了业内对以太坊宏观定位的广泛讨论。
以太坊:从计算平台到账本角色的演进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定位虽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已经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从2016年开始,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龙头,推动了一系列创新应用的诞生,包括ERC20代币标准、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以及区块链游戏等。
然而,随着生态的繁荣,以太坊也面临着性能瓶颈的挑战,如高昂的Gas费用和有限的交易处理能力(TPS)。这些问题制约了复杂计算逻辑的大规模应用。为解决这一困境,从2020年开始,Rollup技术逐渐成为主流,推动以太坊逐步确立了"L1+L2"的分层架构。
L1与L2的协同:重构以太坊的价值定位
在新的架构下,以太坊主网和Layer 2解决方案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主网负责提供安全保障和最终结算,而L2网络(如某DEX、某Layer2等)则承担大部分高频交易和用户交互。这种分层不仅提高了整体的可扩展性,还强化了ETH的价值捕获逻辑。
这一架构设计使得以太坊主网逐渐向"全球去中心化账本"的角色靠拢。随着L2生态的繁荣,主网作为统一结算层的价值也随之提升。这种模式类似于传统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这种机制设计确保了以太坊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能逐步实现"世界账本"的战略定位。
"世界账本":务实的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价值的每次爆发,都与其作为可信账本的角色密切相关。无论是2017年的ERC20代币浪潮,还是2020年的DeFi热潮,甚至是最近美股代币化和实物资产上链的趋势,以太坊始终扮演着关键的结算平台角色。
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虽然计算能力很重要,但决定是否将资产迁移至区块链的核心因素,始终是账本的可信度、最终性和安全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金融平台选择基于某些Layer2解决方案推出创新服务,如美股代币交易等。
这种趋势不仅验证了以太坊L1作为全球金融清算基础设施的定位,也深刻重塑了L2的价值逻辑,推动整个生态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之间实现真正的融合。
结语
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向"世界账本"的演进,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发展策略。它不再仅仅停留在未来应用场景的构想上,而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实世界资产选择作为结算终点。这一转变不仅确认了以太坊L1的价值,也将推动整个生态在技术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