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启动!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独特见解 + 参与互动推广,若同步参与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动,即可获得任意奖励资格!
💡 内容创作 + 空投参与 = 双重加分,大奖候选人就是你!
💰总奖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奖(1名):964 枚
🥈 二等奖(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奖(10名):每人 150 枚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不少于 300 字的原创文章
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个互动(点赞 / 评论 / 转发)
发布参与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动的截图,作为获奖资格凭证
同步转发至 X(推特)可增加获奖概率,标签:#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双倍奖励机会:参与第 286 期 Launchpool!
质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时发放
时间: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写作方向建议:
Yooldo
Crypto与AI的融合之路:从资源聚合到智能体经济
从资源聚合到应用革新:Crypto 与 AI 的融合之路
去中心化算力:初探 Crypto 与 AI 的结合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加密货币世界也在积极寻找与之结合的途径。最初的尝试聚焦于去中心化算力资源的整合,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协调全球闲置的 GPU 和 CPU 资源,实现供需对接,降低成本,并为资源贡献者提供透明公平的激励机制。
这一阶段的探索主要针对长尾市场,强调灵活性和创新机制。例如,某些项目聚合分布式 GPU 资源,降低轻量级推理和模型微调的门槛;另一些则通过智能合约奖励求解者,激活个人用户闲置 GPU 参与训练。还有项目引入模型竞争与子网机制,或结合传统互联网资源,提供去中心化的模型训练与推理服务。
然而,这一阶段的尝试也暴露出明显局限:纯算力市场竞争陷入价格战,推理层去中心化性能不足,供需撮合缺乏应用层叙事。加密货币在 AI 世界中仍停留在底层基础设施角色,未能真正触及用户体验层面。
AI Agent 的崛起:Crypto 与 AI 迈向应用层
随着去中心化算力市场逐渐稳定,Crypto 与 AI 的融合探索从底层资源向应用层智能体迈进。这一转变以链上 AI Agent 的兴起为标志,重新点燃了市场对两者结合的期待。
初期,AI 代币仍停留在文化现象阶段,许多项目以拟人化、娱乐化形象快速聚集关注度。随着用户互动需求上升,AI 代币开始具备初步交互能力,在社交平台上以轻量化代理身份执行简单任务。
随后,AI Agent 向更具垂直应用场景渗透,如链上金融、NFT、数据分析等领域催生了大量专精型智能体。用户能够直接通过这些智能体参与链上操作、执行策略、管理资产。
真正的拐点是 Agent 框架和执行协议的出现。一些项目意识到单点智能体难以应对复杂的链上需求,于是开发了支持人格建模、任务编排和多智能体协作的模块化框架。这使得链上智能体从孤立个体迈向系统化运行,Crypto 与 AI 的结合由此从简单应用接口走向了"运行协议"的系统化阶段。
与此同时,Agent 经济开始在链上萌芽。一些项目通过 AI Launchpad 建立起了智能体自主发币、协议协作、社交传播的标准,推动了"AI 原生经济体"的雏形诞生。
协作与标准化:MCP 及其带来的新方向
随着早期热潮退去,Crypto 与 AI 的结合正经历深刻洗牌。市场从追逐叙事回归到追求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在这样的背景下,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作为一个为 AI 应用而生的开放标准协议,成为了最契合当下需求的新催化剂。
MCP 是一个统一 LLM 与外部数据、工具之间通讯方式的开放标准协议。通过 MCP,任意大型语言模型都可以统一、安全地访问外部数据源和工具,无需复杂、重复的自定义集成开发。
围绕 MCP 的应用生态正在快速萌芽。一些项目依托可信执行环境为 MCP 应用提供安全、可扩展的算力支持;另一些则通过扩展 MCP 协议,聚合多链数据访问和 Agent 部署,搭建起了 Web3 中 AI 应用的统一数据层。
更重要的是,MCP 为未来的 Crypto 与 AI 融合打开了全新方向:多智能体协作、链上交易自动化、信息金融(InfoFi)兴起等。
小结:智能体经济的漫长演进
回顾 Crypto 与 AI 融合的历程,我们看到了一条不断深化功能与提升实用性的漫长道路。从最初的娱乐对话代理,到逐步出现的 Alpha 分析与工具型代理,再到将自然语言直接封装成链上金融操作的 DeFAI 智能体,每一次跃迁都在拉近 AI Agent 与真实世界需求之间的距离。
这条演进路径清晰可见:娱乐对话代理 → 工具对话代理 → 交易执行代理 → DeFAI 抽象层 → 群体智能与多代理协作。AI Agent 的未来不再是简单的叙事推动,而必须建立在真实实用性的基础之上。这条路将比过去任何一次叙事周期都更漫长,但也因为有了持续积累的实用性支撑,它所能打开的上限,远远超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