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启动!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独特见解 + 参与互动推广,若同步参与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动,即可获得任意奖励资格!
💡 内容创作 + 空投参与 = 双重加分,大奖候选人就是你!
💰总奖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奖(1名):964 枚
🥈 二等奖(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奖(10名):每人 150 枚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不少于 300 字的原创文章
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个互动(点赞 / 评论 / 转发)
发布参与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动的截图,作为获奖资格凭证
同步转发至 X(推特)可增加获奖概率,标签:#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双倍奖励机会:参与第 286 期 Launchpool!
质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时发放
时间: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写作方向建议:
Yooldo
新加坡DTSP新规重塑Web3项目格局 合规与治理成未来焦点
新加坡DTSP新规对Web3项目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式发布了对《支付服务法》下"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制度的最终监管回应。该制度将于2025年6月30日全面实施,不设缓冲期。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加坡对代币相关业务的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MAS的立场非常明确:未获得牌照的机构不得从事任何与代币相关的业务,无论客户是否在新加坡,也不论业务是否在区块链上运行。这项新规定不仅仅是针对代币服务的牌照要求,实际上是对Web3项目运营逻辑的一次全面重构。
DTSP新规的核心内容及影响
DTSP的推出表明MAS正试图对"代币服务"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性重构,并明确划定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在MAS的定义中,"代币服务"不再局限于代币发行本身,而是涵盖了项目可能涉及的各种行为,包括发行、宣传、交易、转移、托管、场外交易撮合,以及提供技术或运营支持。
更重要的是,MAS放弃了以注册地或链上部署为合规判断依据,而将核心判断标准回归到"人在哪里、业务行为在哪里"。这意味着,即使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系统运行在云端,客户遍布全球,只要团队常驻新加坡并推进代币相关业务,就可能被视为"在新加坡营业"。
MAS对DTSP发牌持"极度审慎"的态度,仅适用于极少数申请人。这不仅是一次牌照竞标,更是对项目治理结构的主动筛选。缺乏角色隔离、资金路径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Web3项目架构,在这轮清理中将失去生存空间。
Web3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这一监管趋势,许多项目开始考虑迁移至其他司法管辖区,如香港。然而,香港的监管并非宽松,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结构化监管体系。香港要求交易平台持牌运营,并在用户准入、币种选择、托管机制等关键环节提供合规方案。对于其他Web3形态的项目,香港目前尚未建立专属监管通道。
实际上,DTSP新规代表了一种更广泛的监管趋势:各主权司法区不再接受"注册地拼图式"的Web3架构,而开始用"人在哪里、事发生在哪里"来界定责任归属。因此,Web3项目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搬到哪里",而是如何构建可被穿透、可被问责、可持续运行的角色体系与权责框架。
对投资者的启示
这种监管演进也意味着投资判断维度的升级。在新的监管环境下,投资者需要审视项目的"结构透明度":
结语
DTSP新规标志着Web3市场正在迈入"身份治理"的新阶段。项目方不再只依靠"叙事",而需要提供完善的结构设计;投资者也不再只关注估值,而要深入了解项目的合规准备。这种监管趋势不仅限于新加坡,而是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生的一场合规回潮。Web3行业参与者需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