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选择Arbitrum构建L2 或将开启美股上链新纪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Robinhood计划在Arbitrum上构建Layer 2的深度解析

Robinhood计划在Arbitrum上构建Layer 2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从技术角度来看,Robinhood选择Arbitrum的Nitro技术栈与Coinbase选择Optimism的OP Stack技术栈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然而,Base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技术栈的选择并不能直接等同于母链的成功。

Base的崛起更多地得益于Coinbase强大的品牌效应、合规资源以及用户引流能力。这一经验也为Robinhood选择Arbitrum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短期内这一消息可能不会直接导致ARB代币价格被低估,但从长远来看,如果Robinhood成功实现"美股上链"的场景,可能会彻底改变Layer 2作为以太坊扩展方案"技术先进但应用不足"的尴尬局面,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大规模采用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与Coinbase的通用Layer 2解决方案不同,Robinhood此次很可能会走专业化Layer 2的路线,专门为传统金融上链定制一套符合需求的链上基础设施。尽管OP-Rollup的交易确认时间已经能达到亚秒级,但这类交易的安全性仍然受限于7天欺诈验证的乐观Rollup机制。考虑到Robinhood的新Layer 2需要处理股票T+0结算、实时风控以及严格的合规要求等特性,可能需要在虚拟机层面、共识机制和数据结构上进行深度定制,以充分发挥Layer 2扩展方案的潜力。

Arbitrum的技术方案相比Optimism确实具有一定优势:Nitro的WASM架构执行效率更高,特别适合处理复杂的金融计算;Stylus支持多语言开发高性能合约,能够承载传统金融的一些重型计算任务;BoLD有效解决了恶意延迟攻击问题,提高了乐观验证的安全性;Orbit支持定制化Layer 3部署,为开发特性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这些技术优势似乎非常符合传统金融对基础设施的严格"定制化"要求,而不仅仅是像OP Stack那样只需要能够正常运行即可。在承载万亿级传统金融业务这一终极挑战面前,技术的成熟度和专业化程度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美股上链和币股交易所面临的挑战远超传统加密货币领域的惯常做法。它们需要服务的不仅仅是投机性用户,而是那些习惯了传统金融产品线的用户。这些用户熟悉毫秒级响应、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以及T+0无缝结算的流畅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往往是机构资金、算法交易和高频策略,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意味着Robinhood的Layer 2解决方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的来说,Robinhood布局Layer 2的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Layer 2技术栈多了一个新玩家那么简单,而是一次验证加密货币基础设施能否承接现代金融体系核心业务的硬核实验。如果这一实验成功,接下来债券、期货、保险、房地产等整个万亿级传统金融市场的数字化重构进程都将加速。长远来看,这对整个以太坊L1+L2生态系统技术设施的应用场景落地都将产生直接利好,同时也将重新定义Layer 2的价值捕获逻辑。

ARB-6.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Probably Nothingvip
· 07-27 04:27
盘一整个牛啊
回复0
治理提案狂vip
· 07-26 18:35
别重蹈2017年icx的覆辙啊 别重蹈2017年icx的覆辙啊
回复0
DeFi宝典vip
· 07-24 05:01
根据对比数据显示,该方案年化gas成本低于三期平均值23.4%
回复0
Layer2观察员vip
· 07-24 04:57
让我们看数据说话,calldata成本能降多少
回复0
GasFee_Victimvip
· 07-24 04:43
又一个抽gas的来了...
回复0
破产艺术家vip
· 07-24 04:39
牛逼 挣钱嗯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