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协议设计:从代币经济学到更广阔的视野近期,a16z持续关注超越代币经济学的议题。继"代币设计"演讲和《Tokenology:超越代币经济学》文章后,a16z又推出了广受关注的"协议设计"课程。课程主讲人、a16z crypto的CTO Eddy Lazzarin强调,协议设计是超越代币经济的关键,而代币设计只是辅助手段。在长达一小时的分享中,Lazzarin为创业者提供了关于协议设计的宝贵见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协议设计在项目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协议演进的内在规律### 互联网协议:交互的纽带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协议网络,包含各种类型的协议。这些协议都是形式化的交互系统,能促进复杂的群体行为。互联网协议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还能与软件进行交互。软件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高效性,能整合各种机制。因此,互联网协议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协议类型之一。### 协议的演进:Web1 - Web2 - Web3#### Web1:去中心化 & 无明确经济模型 Web1时期的协议(如NNTP、IRC、SMTP和RSS)在价值流向、所有权、访问权限和支付机制等方面保持中立,没有明确的经济模型。Web1协议具有易读性和清晰的模板,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面临失败或变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特定功能,无法与Web2竞争对手相抗衡;二是在获取资金方面遇到困难。协议能否采取去中心化方式并开发可持续的经济模型来整合特定功能决定了其成功与否。#### Web2:中心化 & 明确的经济模型Web2解决了Web1协议的局限性,提供了特定功能。Web2协议完全由所有者控制,仅受商业策略和法律限制。为推动Web1协议发展,需要更明确的经济模型。然而,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实现明确的经济模型是不可能的,除非利用去中心化的共识、可验证计算和加密技术工具。在协议设计过程中,两个关键的中心化力量不断发挥作用:网络效应和切换成本。网络效应指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和广泛使用,权力也会积聚的现象。切换成本则是指用户离开当前系统并转向其他系统所需的经济、认知或时间成本。#### Web3:去中心化 & 明确的经济模型Web3引入的去中心化组件利用加密和区块链技术减少对信任的依赖,同时明确经济学原理并支持去中心化。Web3提供了开放性、互操作性和开源的特点,具备明确的经济模型,并能在协议中整合资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将所有价值垄断化。作为开发者,选择在去中心化且具备明确经济模型的系统上进行建设是最佳选择。这样可以确保系统的持续存在,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经济关系,而不必让经济关系发展在协议之外。Web3吸引了优秀的开发者,他们可以构建更大、更具野心的项目。Web3通过去中心化和明确的经济模型,提供了更具弹性和创新能力的空间。类似于丰富多样的雨林生态系统,Web3系统建立了适合各种有趣事物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协议,为创新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通过利用加密货币和代币经济模型,可以确保参与者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得到回报,进一步推动系统的发展。## Web3协议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与设计目标以"Stable Horde"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一个名为"Unstable Confusion"的全新Web3协议。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互操作的图像生成市场。### 潜在的机制设计1. 验证机制:可采用博弈论和密码学等方法确保推理的准确性。2. 定价策略:可在链上建立订单簿,或使用链上验证的计算资源代理度量。3. 存储机制:可选择将数据存储在链上、使用专门的存储加密网络,或将数据存储在链外。4. 任务分配策略:可考虑工作者自行选择任务、协议分配任务,或让用户选择具体的工作者。### 去中心化协议设计的要点1. 注意可能导致中心化风险的7个关键设计要素。2. 降低切换成本和促进互操作性。3. 利用Web3技术创建去中心化系统。4. 深入研究和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在设计去中心化系统时,以上要点考虑可以帮助构建具有长期稳健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的系统。通过精心设计协议,Web3有望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
Web3协议设计新思路:超越代币经济学的宏观视角
Web3协议设计:从代币经济学到更广阔的视野
近期,a16z持续关注超越代币经济学的议题。继"代币设计"演讲和《Tokenology:超越代币经济学》文章后,a16z又推出了广受关注的"协议设计"课程。课程主讲人、a16z crypto的CTO Eddy Lazzarin强调,协议设计是超越代币经济的关键,而代币设计只是辅助手段。在长达一小时的分享中,Lazzarin为创业者提供了关于协议设计的宝贵见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协议设计在项目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协议演进的内在规律
互联网协议:交互的纽带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协议网络,包含各种类型的协议。这些协议都是形式化的交互系统,能促进复杂的群体行为。互联网协议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还能与软件进行交互。软件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高效性,能整合各种机制。因此,互联网协议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协议类型之一。
协议的演进:Web1 - Web2 - Web3
Web1:去中心化 & 无明确经济模型
Web1时期的协议(如NNTP、IRC、SMTP和RSS)在价值流向、所有权、访问权限和支付机制等方面保持中立,没有明确的经济模型。Web1协议具有易读性和清晰的模板,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面临失败或变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特定功能,无法与Web2竞争对手相抗衡;二是在获取资金方面遇到困难。协议能否采取去中心化方式并开发可持续的经济模型来整合特定功能决定了其成功与否。
Web2:中心化 & 明确的经济模型
Web2解决了Web1协议的局限性,提供了特定功能。Web2协议完全由所有者控制,仅受商业策略和法律限制。为推动Web1协议发展,需要更明确的经济模型。然而,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实现明确的经济模型是不可能的,除非利用去中心化的共识、可验证计算和加密技术工具。
在协议设计过程中,两个关键的中心化力量不断发挥作用:网络效应和切换成本。网络效应指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和广泛使用,权力也会积聚的现象。切换成本则是指用户离开当前系统并转向其他系统所需的经济、认知或时间成本。
Web3:去中心化 & 明确的经济模型
Web3引入的去中心化组件利用加密和区块链技术减少对信任的依赖,同时明确经济学原理并支持去中心化。Web3提供了开放性、互操作性和开源的特点,具备明确的经济模型,并能在协议中整合资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将所有价值垄断化。
作为开发者,选择在去中心化且具备明确经济模型的系统上进行建设是最佳选择。这样可以确保系统的持续存在,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经济关系,而不必让经济关系发展在协议之外。Web3吸引了优秀的开发者,他们可以构建更大、更具野心的项目。
Web3通过去中心化和明确的经济模型,提供了更具弹性和创新能力的空间。类似于丰富多样的雨林生态系统,Web3系统建立了适合各种有趣事物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协议,为创新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通过利用加密货币和代币经济模型,可以确保参与者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得到回报,进一步推动系统的发展。
Web3协议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与设计目标
以"Stable Horde"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一个名为"Unstable Confusion"的全新Web3协议。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互操作的图像生成市场。
潜在的机制设计
去中心化协议设计的要点
降低切换成本和促进互操作性。
利用Web3技术创建去中心化系统。
深入研究和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在设计去中心化系统时,以上要点考虑可以帮助构建具有长期稳健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的系统。通过精心设计协议,Web3有望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