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比特币二层网络全解析:扩容、降费与生态蓝图
比特币二层网络的基础知识体系
比特币铭文的兴起为比特币生态带来了新的生机,让更多人重新关注比特币。有观点认为这打开了比特币生态的潘多拉魔盒。在比特币生态的技术发展中,二层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比特币二层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完善相关思路,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有观点认为,区块链世界以比特币为开局,以比特币生态为终局。以太坊也可视为比特币的一种侧链技术探索。
本文中"二层建设"和"二层网络建设"视为同一概念,后者相对狭义,前者更广泛。为适应业内常用说法,文中也会使用"二层网络建设"。
1. 二层Layer2的使命
为理解比特币二层建设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我们先从区块链系统的基础特性开始。
1.1 区块链的基础特性和需求
我们用Vitalik提出的概念:"区块链是一台世界计算机"来理解区块链的多种特性。后面还会用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来分析这个"世界计算机"的发展可能性。
区块链的基础特性包括:
公开透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执行指令特点,也是分布式节点协作的内部需求。满足了使用者对数据的知情权。
去中心化:区块链的架构特性,程度和容错性由拜占庭将军理论支持。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安全性:由架构特性产生的内部需求和使用者需要的外部需求共同组成。微观由密码学保证,宏观由去中心化保证。
计算能力:主要功能之一,通常用图灵完备性衡量。部分链为保持特性故意设计成非图灵完备。
性能:在计算能力相同情况下的主要能力指标,通常用TPS衡量。
存储:记录数据的能力,目前主要在区块内存储。
隐私:在计算和存储过程中保持数据权限范围的需求,包括抗审查性。
这些特性多受"不可能三角形"制约,如DSS猜想(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和CAP原理(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
1.2 二层建设的作用
二层建设主要用于扩展一层系统的不足,完成一层系统无法完成的事情。主要作用包括:
总结为增加容量、降低成本、定制特性三个维度。二层建设会权衡各种基础能力,可能降低或丢弃某些特性以换取其他特性的显著提高。
1.3 为什么要做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论,通过划分层次结构实现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对庞大的协议体系,分层设计有以下优点:
分层模块化设计是技术领域处理复杂、多人协作、持续改进项目的有效方法。
2. 比特币Layer2的几种建设思路
比特币的二层建设主要有三种路线:
前两种方式各有特点,已有使用和探索的产品。第一种因以太坊的发展,参考案例较多。第二种难度较大,发展较慢。第三种有争议,但也可视为二层扩展。
目前没有最优方案,需通过市场检验,看哪种方案的总锁仓价值(TVL)更高。随时间和技术发展,最优方案会变化。
只要依托比特币网络,建立技术关联,部分特性优于一层网络,都可视为比特币二层网络建设。即消耗BTC作为gas,以BTC为底层资产,扩展比特币性能的系统都算二层建设。
2.1 基于链的二层建设
早期比特币模仿链做了多种探索,如"彩色币"、各种扩容分叉链、侧链等。以太坊也可视为比特币的改进探索。
以太坊的发展为比特币基于链的二层提供了参考。各种Rollup方案、跨链方案、消息通道技术等,使以太坊生态蓬勃发展。但这只是二层建设的一种方式,还需其他技术完善整个生态。
比特币基于链的二层主要包含两种链类型:
基于链的二层建设优点:
缺点:
预计会出现众多基于链的二层项目,在各垂直领域存在多个二层,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其价值将由上层应用数量和总价值决定。
2.2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二层建设
这类二层不是区块链结构,而是基于Channel的分布式系统。闪电网络是典型代表。
分布式系统二层分为两类:
这类二层难度较大,涉及通道内总价值容量、事务严谨性、防二次消费等问题。发展较慢,成熟案例不多。
在Channel上实现图灵完备计算更具挑战性。如RGB协议通过客户端验证、一次性密封实现分布式系统上的图灵完备计算。
已有案例包括:闪电网络、RGB等。以太坊的Raiden Network、Plasma也属此类。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二层优点:
缺点:
预计只会存在少数几个并行项目,因其无限扩展能力和技术难度。这类系统要求设计和理念更开放,能容纳更多人参与。基于此类二层的应用开发团队也会推动二层发展。
2.3 基于中心化系统的二层建设
如Ordinals的中心化索引结构,或某些功能节点的索引器。这种思路较少被认可,因过于中心化,对一层网络扩展有限。
基于中心化系统的二层优点:
缺点:
预计只会存在少量项目,可能是阶段性存在。随基于链和分布式结构的二层成熟,大多数中心化二层可能消亡,仅留少数特定场景使用。
3. 二层建设的相关事物
3.1 一层和二层的连接技术
比特币本身的技术发展(如OP_RETURN修改、Taproot、Schnorr签名、MAST、Tapscript)应主要用于连接一层和二层,而非过多开发功能。
常见连接技术包括:
连接技术的好坏可参考以下指标:
3.2 参考冯诺依曼结构看区块链发展
既然区块链是"世界计算机",可与传统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对比分析。
区块链系统发展规律与传统计算机类似,目前处于类似286之前的阶段,还在扩充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能做的事情有限。
对比传统计算机与"世界计算机"发展:
4. 当前比特币的Layer2建设情况
4.1 已运行的比特币二层项目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基于分布式的二层建设
Liquid:基于链的二层建设
Rootstock(RSK):基于链的二层建设
RGB:基于分布式+图灵完备的二层建设
Stacks:基于链的二层建设
其他新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