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 比特幣(BTC)經歷了一次重大崩盤,從一月的最高點109,350美元暴跌至四月初的74,300美元,下跌了超過26%。
這一被稱爲“比特幣崩盤”的事件引發了對其三個核心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對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加密市場, 以及投資者在動蕩中航行的策略。
2025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的擔憂。有報道稱中國可能出售其價值約160億美元的19萬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
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了投資者的焦慮,導致像比特幣這樣的高風險資產被拋售。此外,特朗普的“支持加密貨幣”的承諾沒有迅速兌現,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信心。
由於經濟衰退和關稅影響,全球股市面臨重大下滑。盡管比特幣與科技股的相關性降低了,但它仍然受到更廣泛經濟環境的影響。
數據顯示,四月比特幣ETF流入放緩,機構需求減少導致價格下跌。推動比特幣在2024年突破10萬美元的機構資金部分撤回,使得短期內難以復制去年的高點。
從技術上講,比特幣突破了80000美元的關鍵支撐位,並跌破了111天和200天的移動平均線,引發了恐慌性拋售。
BTC在4月9日觸及74300美元的五個月低點,隨後反彈至83565美元,但未能突破83500美元的阻力,顯示買盤興趣疲軟。鏈上活動顯示“紅色警報”,26%的BTC供應虧損,反映出極低的市場情緒。
“比特幣崩盤”不僅嚴重打擊了BTC價格,還對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產生了廣泛影響:
市值縮水:2025年初,加密市場總市值縮水了1.3萬億美元,這是自比特幣2009年誕生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投資者信心受到動搖,許多新進入者遭受了重大損失。
山寨幣遭重擊:比特幣的下跌拖累了主要的山寨幣,比如 以太坊(ETH)和 索拉納(SOL),一些山寨幣下跌超過40%。高風險的模因幣尤其脆弱,一些項目面臨歸零的風險。
礦業及相關行業面臨壓力:比特幣價格下跌和關稅成本上升對美國上市的礦業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打擊,導致股價下跌。礦工被迫削減產量或出售比特幣儲備,加劇了市場壓力。
長期信仰動搖: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敘事受到挑戰。2025年黃金上漲了26.5%,而比特幣下跌了11.5%,導致一些投資者對其作爲避險資產的地位產生質疑。
面對“比特幣崩盤”,投資者應保持冷靜,在危機中抓住機會。以下是三種策略和市場展望:
(1) 確定技術支撐和購買機會
分析師建議密切關注365天移動平均線(約爲$76,000),這是一個關鍵水平,可以阻止進一步崩潰。如果BTC保持這一支撐,反彈至$90,000的機會增加。
建議在低點時購買像比特幣和Solana這樣的強勢資產,避免高風險的meme幣。 專家建議:“在低點保持耐心,避免恐慌拋售——生存是您唯一的任務。”
(2) 分散投資並監控政策發展
鑑於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建議將資金分散投資到比特幣、穩定幣(如USDT)和傳統資產(如黃金和債券)以規避風險。
美國政府的“戰略比特幣儲備”計劃可能是一個長期的積極因素。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發展。
目前的鏈上數據顯示,26% 的供應處於虧損狀態,類似於 2024 年初見到的底部信號,暗示可能會出現市場逆轉。此外,親加密貨幣監管者和潛在機構重新進入市場可能爲未來的牛市奠定基礎。
2025年的“比特幣崩盤”受到地緣政治、經濟和技術壓力驅動,嚴重影響了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但也爲理性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短期內,投資者應專注於76000美元的支撐位,多元化投資,並關注政策發展。長期而言,比特幣的避險吸引力和政策利好依然具有吸引力。保持紀律,耐心等待逆轉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