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建專文|十年以太 百年以人:以太坊創世十週年

以太坊十週年了,我們來回顧這十年 Ethereum 走過的重要時刻與轉折。 (前情提要:高重建專文》我在 Polymarket 預測賀錦麗勝選,輸了兩塊錢 ) (背景補充:專訪》高重建、張寶成、簡信昌:區塊鏈如何推動數位民主、消除發展障礙 ) 2015 年,香港電影《十年》上映,五位年輕新晉導演分別以五個短篇故事,透過影像描繪想像中十年後,也就是 2025 年的香港。《十年》的預算只有少得誇張的五十萬港元,從小規模上映到引發共鳴,喚醒港人埋藏心底的焦慮與恐懼,再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產生廣泛迴響。當時所有人都以為電影運用了誇張的表達手法,十年過去,才知道原來電影中的許多橋段,遠遠比不上現實荒謬。 短期影響 vs 長期效應 同樣發生在 2015 年,十年後的發展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迴響更廣泛、更深遠的以太坊。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鑄造出創世區塊,以似慢實快的節奏,在金融、內容、協作等各個層面,逐步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 著名的阿瑪拉定律(Amara’s Law)指出,我們傾向於高估一項科技的短期影響,同時又低估它的長期效應。在很多人眼中,以太坊的發展很慢,明明十多年前就有 the world computer 的願景、七八年前就以為 web3 要來了,結果單是一個 Cryptokitties 小遊戲,就把這台「世界電腦」卡得死死,加上幣市轉熊,許多人都對以太坊甚或所有區塊鏈相關技術失望,繼而離場。 當公眾的心思和精力都轉投 AI、VR 等其他領域,有群人卻從未放棄,深耕細作,厚積薄發,到大家把 web3 忘記得七七八八,日積月累的微小改善逐漸令區塊鏈變得實用,如 USDT 等應用悄悄然在主流媒體的視野外深深紮根,近月美國政府的加持,不過是在已經燃起的火上加油而已,一下子,世界突然發現過往遠遠低估了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大部份在以太坊發行)帶來的影響。 在最為困難、多方質疑的時刻,從未放緩開發步伐、不為短期幣價調整發展藍圖、不走捷徑跟強國靠攏而妥協去中心化,始終堅守長期主義的佼佼者,首推以太坊。 以太簡史,一步一腳印 要深入了解以太坊的發展史,恐怕要看上百網頁。以下我把以太坊自構想以來的歷史分成起、承、轉、合四個階段,再在每年列出最重要的一至數項重大事件,幫助讀者快速回顧以太坊如何一步一腳印,發展到獲得今天的成就。 起:白皮書、募資、創世 2013 Vitalik Buterin 以 Ethereum: A Next-Generation Smart Contract and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Platform 為題,撰寫以太坊白皮書。 2014 以太坊群眾募資,成功籌得 31,529 BTC,當時市值約 1,800 萬鎂,賣出 60,102,216 ETH。 2015 7 月 30 日,以太坊主網上線,鑄造出創世區塊。 2016 基於以太坊的專案 The DAO 出現漏洞,被盜取 360 萬 ETH,市值約 5 千萬鎂,最終社群以硬分叉處理,現時的 Ethereum 為加入程式碼取回被盜資產的分叉,而堅持「code is law」、接受被盜事實的原始鏈,則成為現今的 Ethereum Classic(ETC)。 承:ICO、寒冬、DeFi 2017 NFT 標準(ERC-721)出現,Cryptokitties 上線;ICO 熱潮催生出眾多建基於以太坊的專案;Byzantium 升級,挖礦獎勵由 5 ETH 調整至 3 ETH。 2018 ICO 泡沫爆破加上比特幣四年週期效應,使 ETH 幣價從年初最高位 1,448 鎂,跌至年底低見 84 鎂,幅度超過九成,再加上 Constantinople 升級因技術問題延誤,以太坊步入低谷。 2019 年初 Constantinople、St. Petersburg 升級,挖礦奬勵進一步下調至 2 ETH,年底 Istanbul 升級,為日後 L2 及零知識證明奠定基礎;Uniswap、Compound、MakerDAO 等 DeFi 應用初見苗頭;ETH 幣價谷底回升。 2020 Compound、Uniswap、Aave、Curve 等紛紛推出流動性挖礦,觸發 DeFi Summer,世界初次見識分散式金融的威力,同時凸顯以太坊吞吐量低、手續費高的毛病,L2 擴容迫在眉睫;年底信標鏈(Beacon Chain)上線,質押開始,踏出 PoS 的第一步。 轉:NFT、PoS、L2 2021 Berlin、London、Altair 升級,其中的 London 的 EIP-1559,成功協調礦工的反對與抗議,銷毀交易費中的基礎部分,降低 ETH 的供應,產生通縮的可能;Arbitrum 及 Optimism L2 主網上線;BAYC 等頭像 NFT 專案引發熾熱炒風,將 ETH 幣價推上 4,878 鎂的歷史高位。 2022 The Merge 升級,正式終止工作證明(PoW)挖掘,踏入權益證明(PoS)的全新階段,減少能源消耗 99% 以上;伴隨技術突破而來的卻是幣價寒冬,Terra 崩盤、FTX 倒閉,再加上比特幣的再一個四年週期,讓 ETH 一度跌破 1,000 鎂。 2023 Shapella 升級,開放 ETH 質押的提領,正式完成 PoS 升級的最後一步;Arbitrum、Optimism 等 L2 逐漸成熟,同時以 ZK-Rollups 為基礎的 zkSync Era 和 StarkNet 也上線主網,由理論踏入實踐。 2024 Dencun 升級,其中 EIP-4844 引入臨時數據儲存空間,令 L2 交易費下降九成;美國證交會繼比特幣 ETF 後,批出以太幣現貨 ETF,象徵以太坊開始受國家政府及傳統金融業接納。 合:匯合傳統金融、智能帳戶、走入民間 2025 Pectra 升級,允許普通帳戶轉換成智能帳戶(smart account),另把驗證者質押數從固定的 32 ETH ...

ETH2.52%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