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Bi
vip
幣齡6.4年
最高等級3
用戶暫無簡介
好你個濃眉大眼的AI,這都寫到文檔裏,是想以後統治人類後找我秋後算帳麼🥹
-----
這真不是段子。昨天CC改一個問題一直在繞圈。我實在忍不了,噴完它就去睡覺了。早上起來發現它寫一個完整的反思調查文檔,裏邊有句話😅:
用戶最終憤怒指出:"你TM在想啥,我每次加task還是要改writer啊"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開始嘗試多Agent配合後,命令行多出莫名的故事感🤣。
Agent之間都開始相互動員了:
1.各位AI團隊成員,我們剛剛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架構問題:XXXX。
2.各位團隊成員,coding-code-archaeologist已經出色完成了XX工作!
3.項目團隊,我們收到了coding-logic-auditor的審計結果
我是實在是繃不住了🤣
AGENT-13.8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開始嘗試多Agent配合後,命令行多出莫名的故事感🤣。
Agent之間都開始相互動員了:
各位AI團隊成員,我們剛剛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架構問題:XXXX。
我是實在是繃不住了🤣
AGENT-13.8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Vibe coding 中爲了檢查AI幻覺養成的習慣是對所有東西都想質疑一下:你說的是事實麼,給我看看證據?
今天家裏邊喫飯隨便聊點東西,我脫口而出:這是你是自己瞎猜的還是有證據😅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波動率又壓下來了,按理說又要到下注時刻了。好的情況是流暢的單邊趨勢,壞的情況是寬幅震蕩。上次是下注單邊趨勢,這次我沒啥想法,我也很迷茫🥲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關於Vibe Coding的暴論:之前主要是人來寫代碼,所以文檔用人容易懂的非結構化方式組織,但是傳統文檔信息表達的濃度,精度,可維護性都不是最優解。考慮之後AI會接管很多代碼工作,那就會出現AI 時代的代碼文檔 -圍繞實體、關係和行爲構建代碼,代碼即文檔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終於用上claude code了,看看帳號能撐幾天🤣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終於給我逮到一波雙買。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怕波動直接出來上了分2天打了60%的預期倉位,也考慮好了最壞的打算抗2周theta。現在問題來了,咋止盈比較合適,IV好像沒有怎麼漲😅
THETA4.7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計劃的雙買倉位進了60%,等一周不出波動就再進40%。2周不出波動就止損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Flipside 7月1日開始停止了數據查詢以及看板服務,轉型了AI鏈上數據分析平台。免費查數的網站又少了一個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免費帳號使用augmentcode,感覺非常好,還沒看價格,但是已經想拋棄Cursor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如果我們把關於情緒管理的那些點再抽象一層:
1.象徵性權力讓渡:通過執行一個成本極低、後果可控的“微行動”,來安撫和滿足那個渴望在當下採取行動”的情緒化的自己
2.從規則上減少極端情緒惡性循環的可能
永不滿倉,強制單筆最大虧損
3.物理性幹預:比如環境隔離
可能也有其他,感興趣可以自己外推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怎麼解決大模型回復信息密度過高找不到重點的問題?
反問它:如果選3件最重要的事情,你會選哪些?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波動率指標接近底部區間,IV百分位數0.5。
賣方撤一撤吧,別被捅個大的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如果你用cursor做復雜的項目,這個文檔Prompt能很大程度上改善上下文不足的問題:
-----
在此之前我需要你寫一個非常詳細的我文檔,包含但不限於:
1.需求的詳細描述
2.我們討論後關於需求的細節確認
3.完整的重構方案以及逐步推進的計劃
4.一個進度check list 方便跟進進展
目標是任何完全不知道背景的人可以快速通過這個文檔了解我們方案的細節可以直接快速上手以及了解進展
PROMPT6.3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個月的時間跑通了第1個套利的場景
想法->寫告警->手動驗證盈利->看板+手動觸發器
GT0.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開始定投寬跨,持續2周,能不能贏一次😇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Cursor裏寫個套利的檢測,昨晚搞太晚了,想着讓AI更新一個文檔,今天繼續。然後我就說我們更新一個文檔,可以去休息了。然後它就真去休息了🥹,我今天在這個對話裏不管跟它說啥它都不理我🥹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關於DeFi AI 的一個暴論:在安全性被驗證前,不要試圖用無法完全可控的 AI,去管理我們輸不起的資產。
1. 作爲AI的重度用戶,我自己的感受是——你可以讓AI幫你做事情,但是你絕對無法完全信任他。因爲你不知道會因爲幻覺帶來什麼奇怪的問題。但是資產管理安全和信任是所有前提。
2.我猜那些號稱全自動的 AI DeFi Bot,有很大風險要被聰明人鑽空子。DeFi 本身的安全坑就夠多了,再疊加上 AI 這個新‘黑箱’,風險進一步放大!
3. AI 的黑箱決策讓風控也變得更加困難,盡管有Prompt,但是也很難做到完全可控。決策黑箱、高槓杆、不可控的連鎖反應…這組合想想都刺激。
4.當然,技術總會進步,安全問題最終可能緩解。但我猜,這大概率得靠一次次慘痛的“學費”來推動。希望交學費的不是你我。
5.交易層面的決策純粹是敘事以及資金驅動的,可能跟上邊說的都沒啥關係
以上純粹是從邏輯層面去思考,不針對任何項目。
#BTC # AI
DEFI-1.02%
PROMPT6.37%
BTC0.0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